
阿耀科普|妈妈手
母亲一生都在为子女、家庭辛苦付出。而如今,“妈妈手”正在困扰着许多妈妈。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传说中的“妈妈手”到底是什么。
一、什么是“妈妈手”?
“妈妈手”学名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De Quervain's Disease)。想要了解“妈妈手”是怎么回事,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腱鞘
人的每一只手由28块骨头+24条从前臂来的长肌腱+18块手内小肌肉,借助韧带、关节和皮肤连成一个整体。在手部某些肌腱的外面包着一层纤维组织,这个就是腱鞘。腱鞘的存在是为了维持手指的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动。

当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复、过度活动时,肌腱和腱鞘之间就会经常发生摩擦,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水肿、纤维性变,引起内腔狭窄。由于肌腱在腱鞘内活动时,通过的径道变的狭窄了,那么疼痛和运动障碍也就随之出现了,这就是腱鞘炎。
“妈妈手”就是一种常见的腱鞘疾病,发生在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鞘,是由于两个肌腱在腱鞘内反复摩擦从而导致的桡骨茎突慢性无菌性炎症。
二、临床症状
(1)多发人群:大多好发于30-50岁,女性居多,如新手妈妈,家庭主妇,使用重锤的工匠,滑雪运动员等。
(2)疼痛:拇指腕关节处或腕部桡侧疼痛,但也能够传导到前臂。疼痛是其最主要的症状,突然出现或逐渐出现,当拇指活动时疼痛加剧,特别是抓握物体时。

(3)肿胀:腕部大拇指基底部可见肿胀,在该区域可伴随着充满液体的囊肿。
(4)活动受限:疼痛和肿胀导致活动拇指时运动受限。
三、妈妈手”自测方法
有一个典型的体征叫做Finkelstein征可用于“妈妈手”的诊断。
具体方法:伸直手臂,前臂处于中立位(大拇指朝上),拇指蜷曲在掌心,其他四指握拳,弯曲手腕并做向下点头动作。如果拇指手腕侧出现了明显的疼痛,就考虑为“妈妈手”。

新手妈妈们尤其需要注意,别让“妈妈手”找上你,由于女性在妊娠期孕激素大量的分泌,肌腱和韧带会相对的松弛,分娩以后,新手妈妈要应对多种家务,比如不当的抱孩子、手动排乳等都会大量重复地使用拇指。
当然“妈妈手”不是女性的专利,它可以出现在各行各业经常用手的人群,比如经常用拇指点击手机屏幕、键盘手、厨师等。


四、如何预防“妈妈手”
1.想要避免出现“妈妈手”,妈妈们最好不要长时间抱着孩子,要注意休息,平时让宝宝多在床上玩,千万不要养成要抱抱的习惯。如果已经养成这种坏习惯的,也要及时改正,要学习怎么轻松带孩子。
2.在抱孩子时,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确姿势,不要过度弯曲或后伸;避免手腕和手指用力过大;

3.抱完孩子后,可以搓搓手指和手腕,再用热水浸泡双手;
4.手腕累的时候,可以把手腕举过头顶甩手放松,将手掌用力握拳再放松;或将手指反压或手掌反压几下,都可以有效缓解手部的酸痛。


5.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结束后要搓搓手指和手腕,再用热水泡手。

6.长期伏案办公的人应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尽量让双手平衡,手腕能触及实物,不要悬空。

7.在进行洗衣、做饭、编织毛衣等家务劳动时,要注意手指和手腕不要过度弯曲或后伸、用力不要过大,不要提拿过重的物品。
8.天气寒冷时,如在冬天洗衣服最好用温水,防止手部受寒。
9.得了“妈妈手”的新手妈妈短期内最好少做或不做家务和抱孩子,避免用疼的那一侧手腕用力。抱孩子用另一侧手为主,疼痛侧改为用肘部用力,让手腕和手指都空出来, 保持放松状态。
预防“妈妈手”的最佳方法是避免重复性运动。尽量减少拇指反复做重复性的动作,减少再次损伤的机会,避免长时间做扭,握,压,扣等拇指有关动作。必要时尽快就医。
五、如何治疗“妈妈手”?
治疗“妈妈手”的重点是减少疼痛和肿胀。
(1)冰敷
急性疼痛且有红肿发热症状时可采用冰袋敷于疼痛部位,每隔2小时冰敷10-15分钟,注意用毛巾隔一下,以免冻伤皮肤。
(2)固定
佩戴合适的护具,减少患部的活动,使之得到充分的休息。在某宝搜索“腱鞘炎护腕”等关键词时会见到形形色色的护腕。以下几种,才是正确的护具选择:

最左的护具主要制动拇指,是“妈妈手”支具的首选,这种款式既可固定拇指,手掌和四指活动比较自由,相对不影响日常生活,适合“妈妈手”患者全天佩戴;
中间的护具是制动腕关节,对拇指限制不大,更适合腕管综合征,不太影响手的抓握功能及用手机;
最右的护具能同时保护拇指+腕关节,但戴上后这只手基本就不能干嘛了,强制进入休息模式,适合“妈妈手”患者在夜间佩戴。
不同的款式的护具,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来选择。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产品还分不同尺码、左右手,支具过紧不利于血液循环,而过松起不到保护效果。
(3)用温水洗手
症状缓解后,养成劳作后用温水洗手的习惯,不宜用冷水,适时活动手,并自行按摩。得了此病,贵在早治,以免迁延成慢性。
(4)锻炼手腕
当刺痛开始时,可以做些温和的手部运动以缓解疼痛。锻炼手腕是简单的运动之一,可以运动所有的腕肌肉,恢复血液循环,并消除手腕的弯曲姿势。

(5)抬起手臂
抬起手,高过头部,一边旋转手臂一边旋转手腕。如此帮助肩膀、颈部、上背调整位置,并缓解压力及张力。
六、腱鞘炎和腱鞘囊肿是一回事吗?
某种意义上讲,腱鞘囊肿是腱鞘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腱鞘炎发生后,关节囊和腱鞘中的结缔组织发生退变,关节周围腱鞘内液体增多,腱鞘内或者关节囊的滑液会漏出腱鞘结构之外,引起手指或者手腕部出现一个囊性包块,也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腱鞘囊肿。那是一种良性病变,早期通过用力挤压可使包块消失,但是过一段时间又长出包块来,随着包块逐渐增大,就会出现疼痛症状。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