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检查辐射三问
一、CT辐射致癌风险多大?
主流观点是有关联性。有研究报道CT检查的终生癌死亡率风险值约为0.08%,与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年龄有关,年龄小,预期寿命长,风险相对较高。但有部分学者认为低剂量辐射(50mSv以下)可以激活人体修复损伤DNA的能力,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自然发生的肿瘤。通常单次CT检查剂量都不会超过50mSv。这种观点在业内早有流传,尽管没有明确证实,但对许多对辐射致癌焦虑的受检者而言,可起到聊以自慰的作用。
二、怀孕时可以做CT吗?
目前对CT辐射是否会导致胎儿近、远期不良影响的认识不统一。主流观点是孕期有指征的使用CT对胎儿未见明显危害。最近中国医师协会发表了妊娠期应用辐射性影像学检查的专家建议,简述结论如下:1.妊娠期病情需要且有检查指征时,超声、MRI首选。2.建议采用单次或低剂量影像方法。3.目前诊断用x线、CT和核素显像辐射剂量通常小于以往报道的胎儿致畸剂量,故单次辐射性检查带来的胎儿辐射暴露不是终止妊娠的医疗指征。胎儿暴露剂量过高,尤其高于50mGy时,应结合孕周和剂量综合分析风险,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尊重孕妇及家属意愿的前提下决定是否继续妊娠。4.孕妇接受检查时,应尽可能采用降低剂量的措施。
三.临床医生开CT检查单时会考虑辐射因素并告之患者吗?
国外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绝大多数临床医师不会考虑更不会告之患者CT辐射的影响。临床医生开CT检查的首要目的是发现病因,不可否认,其中有些属为避免医疗纠纷和自我保护而行的过度检查。原则上医师在辐射性影像检查时应告之患者此项检查的诊断获益和风险,并在满足诊断要求前提下遵循低剂量原则选择检查方法。放射科医师、技师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培训,比临床医生更熟悉各种检查方法的适应征、不同部位的辐射剂量,但从接受度方面讲,患者更相信临床医生的选择和解释,此时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间的相互沟通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是任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