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与缺铁性贫血的相互影响
妊娠与缺铁性贫血的相互影响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类型, 属于孕妇妊娠期常发的并发症, 将会对孕妇和婴儿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随着胎宝宝一天天长大,小家伙需要从妈妈那里吸收更多的铁,一旦饮食没注意,孕妈妈就会缺铁。缺铁性贫血,为何爱找孕妈妈?缺铁性贫血是孕妈妈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占所有妊娠贫血的95%以上。据统计,在怀孕初期,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大约为10%,到了怀孕中期,发生率就可能高达38%,而到了孕晚期发生率则会更高。如果不重视,后果可能很严重,但预防起来其实很简单。
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的特点
孕妇血容量比非孕期增加30%, 其中血浆增加约45%, 红细胞增加约30%, 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 出现血液稀释现象。若孕妇不合理调节膳食结构, 易引发贫血或使已发生的贫血加重, 尤以缺铁性贫血显著。
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
沿用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总数<3.5×1012/L或血细胞比容<0.30。
妊娠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铁是人体造血中重要的原料, 也是人体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 如果在人体之中这种元素存在不足, 将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铁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红细胞内含铁酶 (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等) 活性降低, 影响脂肪、蛋白质及糖代谢异常, 从而导致细胞异常, 并易在脾内破坏而缩短寿命, 妊娠期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摄取所需要的铁, 母体的铁-转铁蛋白复合体与胎盘表面的受体结合, 铁与转铁蛋白分离, 很快进入到胎儿血循环中, 与胎儿的转铁蛋白相结合, 主要分布在肝、脾及胎儿的红细胞生成组织中。铁经胎盘从母体到胎儿是单项运转, 即使母体内缺铁, 铁仍被运输至胎盘, 然后进入胎儿体内以供造血之用。据统计, 新生儿出生时约有275 mg铁来自母体。胎儿在妊娠前半期发育慢, 需铁量少, 孕妇食物中的铁已足够需要。妊娠后半期的胎儿迅速发育加之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增加, 若饮食中铁补充不足, 势必动用贮存铁, 可引起孕妇贫血或使已存在的贫血加重。因此在妊娠后半期必须补充铁剂,否则可引起孕妇贫血, 或使已存在的贫血加重。
缺铁性贫血对妊娠的影响
轻度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影响不大, 但有研究发现, 当血红蛋白低于100 g/L, 发生妊高征的孕妇高达27.54%, 正常孕妇发病率仅为8.51%, 其原因可能与子宫胎盘缺血、缺氧有关。贫血使产妇抵抗力降低, 易引起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严重贫血时, 为了代偿组织的缺氧, 心跳加快, 心输出量增多, 血流速度增加, 周围循环阻力下降, 血红蛋白氧分离曲线右移, 继续发展可致全心扩大, 心肌缺氧, 导致贫血性心脏病。贫血产妇因氧储备不足对出血耐受力差, 易发生产时及产后出血过多。
母体贫血, 胎盘氧供应不足, 常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低体重儿及早产儿的发生。
总 结
预防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是非常重要的。应从妊娠4个月~5个月开始补充铁剂, 每天口服硫酸亚铁0.3 g, 同时每天加服维生素C 300 mg及10%稀盐酸溶液1 ml, 促进铁的吸收, 直到妊娠足月。此外在妊娠期间增加营养是必要的应多吃富铁食物, 也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简便易行的辅助措施。妊娠期应常查血常规,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苟文丽, 宋青.妊娠与贫血的相互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 (3) :129-130.
本文是付锦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