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志潘
主治医师
华中阜外医院
儿童心脏中心
常见先心病-房间隔缺损
925人已读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占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10%,占成人先心病的30-40%,发病率为每10000名活产儿中有50例.

1.原发孔型2.继发孔型3.上腔静脉型4.下腔静脉型
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四种类型 : 继发孔型 、原发孔型 、下腔静脉型及上腔静脉型;
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除了发育受影响和易感冒,心脏杂音多数不明显,症状隐匿,往往发现较晚,部分到成年才发现。房间隔缺损所引起的左向右分流长期会导致右心系统容量负荷增加 ,若治疗时间晚 ,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比如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

治疗方案:

(1)3mm以下一般不需要治疗(有症状卵圆孔除外),可定期复查;
(2)3-10mm以下都属于中小型房缺,推荐在2岁后经股静脉穿刺超声引导下微创封堵治疗,不开刀,创伤小,无X线辐射,手术时间10-20分钟;
(3)3岁内大于10mm的房缺属于大型房缺,多数应在6个月-3岁行腋下切口微创修补治疗;

右侧腋下超小微创切口的修补手术
(4)3岁以上10-20mm的房缺可以不开刀微创封堵治疗,部分仍需要腋下切口微创修补手术;
本文是魏志潘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