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神经源性膀胱的分期和分级系统
485人已读
神经源性膀胱分类标准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以尿流动力学结果作为分类基础;②反映临床症状;③反映相应的神经系统病变;④全面反映下尿路及上尿路的功能状态。
目前尚无理想统一的神经源性膀胱分类方法。国际尿控协会(ICS)将下尿路功能障碍分为储尿期和排尿期两部分描述,并基于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针对患者储尿期和排尿期的功能提出一个分类系统,该分类可以较好地反映下尿路功能(膀胱/尿道)功能及临床症状。

Madersbacher根据神经损伤部位、充盈及排尿阶段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提出了一个分类图,描述了多种神经源性膀胱的类型。是对下尿路病理生理改变的直观描述与总结。

但是,上述两种分类都没有反映上尿路状态,廖利民在既往下尿路功能障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上尿路功能状态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全尿路功能障碍的新分类方法,其中对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提出了新的分度标准。此分类方法被推荐用来评估、描述、记录上尿路及下尿路的病理生理变化四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更全面、科学及客观的基础。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