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大量饮酒跟少量多次饮酒,谁的危害最大?
我们知道,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的一类致癌物,是全球癌症的主要原因。但知道又有什么用呢,但凡你是个上过酒桌的成年人,你就一定听过“小酌怡情”这句经典劝酒台词。小酌真的怡情吗?
近年,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公布,人体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建议滴酒不沾。这样的结论在医疗圈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医生在做患者教育的时候腰板都挺直了不少。但还是有不少小机灵鬼认为,每次少喝点,只要不海喝,就和没喝一样。
近期,一项千万人研究显示,在摄入的酒精总量相等的情况下,与单次大量饮酒相比,频繁(少量)饮酒更易让人患上消化道癌症。
也就是说,如果A每天只喝一杯酒(但7天都喝),而B在1天内喝7杯酒,看起来B喝得十分疯狂,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但实际上就这两种饮酒方式带来的消化道癌症风险来说,有小酌习惯的A的患癌风险高出不少。

这项千万人研究是如何做的?
这项研究使用了韩国国民健康保险系统数据库的数据,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它纳入了从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国家健康筛查计划的11737467名未患癌症的参与者。随访从体检的第二年开始,直到受试者被诊断为胃肠道癌症、死亡,或随访结束(2017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6.4年。
在韩国,1个标准单位的酒精含量约为8克。
该研究中对饮酒程度的定义为:非饮酒组(0克/周),轻度饮酒组(0-104克/周),中度饮酒(105-209克/周)和酗酒者(≥210克/周)。

三大结论揭秘
该研究最终纳入了11737467名参与者[6124776名女性(52.2%)平均年龄,54.6岁,最终319202(2.7%)名参与者患上了消化道癌症]。
经分析,研究人员得到了三大结论:
一、与非饮酒者相比,饮酒者患胃癌的风险均上升,且与酒精量呈剂量依赖性;
二、单次摄入酒精若超过一定量,消化道癌的风险则不会继续往上升。
研究人员发现,在单次摄入5-7个单位(每个单位约含8克酒精)的酒时,与不饮酒相比,消化道癌的风险显著上升。但是,如果酒精摄入量再继续增加,消化道癌的风险并不会继续上升。
这也可能是与单次大量饮酒相比,频繁少量饮酒更容易让人患上消化道癌症的原因。

三、这些消化道癌与饮酒有关
其发病率与每周摄入量、每周摄入频率、单次摄入量就有密切关系。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消化道又是最容易受酒精影响的器官之一。酒精摄入使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的风险均有所上升,且呈剂量依赖性。
但是,在相同酒精摄入量的情况下,与每次饮酒量相比,饮酒频率是一个更关键的危险因素,与胃肠道癌风险的相关性更强。
因此,“小酌”有可能真还不如“海喝”......
最后还是得再啰嗦两句,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提醒大家“小酌”的危害性,并不是建议大家由“小酌”改为“海喝”,因为人体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

本文是郭晓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