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邱文龙 三甲
邱文龙 主治医师
医科院肿瘤医院 结直肠外科

直肠癌保肛术后如何进行肛门功能的恢复

5163人已读

文章摘要: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锻炼和恢复是术后康复的重点,更关系到保护性造口患者术后能否还纳、还纳时间以及还纳后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肛门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的锻炼和恢复是术后康复的重点,更关系到保护性造口患者术后能否还纳、还纳时间以及还纳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锻炼需要得到重视。

直肠手术虽然保住了肛门,但是它切除了部分膨大的直肠,甚至影响控制排便的一些肌肉神经系统,术后很容易出现排便功能不同程度的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术后综合征,专业术语叫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LARS)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 LARS)是指直肠前切除术后出现的一系列肠道症状,如大便失禁或便急、便频或频繁少量排便、排空障碍和肠道产气增多等一些列不适症状。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由于切除了大部分直肠尤其是直肠壶腹及横断了存在于直肠的神经,加上手术操作对肛门括约肌的影响,会导致肛门括约肌的功能短时期失调。术后大部分患者的粪便储存能力、排便反射功能,排便感觉、控便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在术后6个月内常会出现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便秘、大便失禁、里急后重等,部分患者甚至在术后1年还存在上述问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通过饮食调节、药物治疗、温水坐浴、肛门功能锻炼等这些方面进行调节。

一、饮食调节:推荐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含适量纤维素的清淡软食,使大便成型,软性条形便最为理想。有便秘者可在食物中添加蜂蜜或芝麻油等,多饮水,忌食辛辣刺激(如咖喱、花椒、八角、蒜头等)、干硬、豆类等食物。

二、药物治疗: 对于大便次数≥10次/天且大便不成形的患者,大便失禁情况较严重或排便情况持续不受控制,除了要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外,还建议到门诊就诊,遵医嘱服用止泻药使大便成形。

三、温水坐浴: 可使用温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可减轻肛门部炎症与水肿,缓解患者的不适,促进肛门收缩功能和排便反射的恢复。 注意:在进行坐浴时,不能长时间采取下蹲位,以免增加腹压和吻合口张力,导致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

四、功能锻炼:患者在术后可通过锻炼盆底肌肉来改善肛门的控便能力。盆底肌肉锻炼又称凯格尔运动,是一种通过运动训练来强化肛门直肠感觉与运动功能,增加外括约肌自主收缩放松的幅度,以改善排便功能。在术后4周左右,患者伤口恢复良好时,即可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对于有保护性造口的直肠癌术后患者,术后4周开始,需每2-4周指诊并扩张吻合口,保持吻合口扩张良好,以备术后3-6个月的造口还纳。

肛门锻炼.gif

肛门功能锻炼肌肉收缩模式图

现在具体讲一下肛门功能锻炼的方法:

方法一:患者平躺在床上抬高臀部30秒,10秒内慢慢放松,休息30秒,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进行3~4次。

方法二:患者站直背靠墙壁,收小腹夹臀30秒,10秒内慢慢放松,休息30秒,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做3~4次。

方法三:患者手扶椅子垫脚尖30秒,10秒内慢慢放松,休息30秒,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做3~4次。

方法四:患者坐于有椅背的椅子,背部靠在椅背坐正,双脚踩地,在大腿上夹一个软球(最好是有棱角的软球),夹30秒,10秒内慢慢放松,休息30秒,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做3~4次。

功能锻炼前的注意事项

1.术后早期,体力还未完全恢复,最好选择平躺或坐位姿势进行锻炼;

2.锻炼前需先排空膀胱;

3.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运动;

4.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练习;

5.运动过程中,除盆底肌外,全身其余肌肉要保持放松,避免双腿、腹部、臀部等的肌肉收缩;

6.收缩力度需适宜,根据自身耐受程度进行调整。若过度收紧,易引起肌肉疲劳;

7.运动过程中应正常呼吸,不要屏气;

8.锻炼效果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应养成持续运动的习惯。

邱文龙
邱文龙 主治医师
医科院肿瘤医院 结直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