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彩霞 三甲
李彩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岳阳医院 疼痛科

落枕、头痛、头晕、颈痛、肩背痛、手麻——原来都是颈椎病惹的祸

152人已读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伏案工作、低头刷手机族不断增加,天气炎热时在空调间遭受风寒湿的侵袭,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图片 1.png

一、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体及颈椎间盘退变并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肌肉、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颈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颈部酸胀疼痛、僵硬不适感,伴有颈部弹响,反复发作的落枕多属于此类型。患者以青壮年居多,大多为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学习后出现症状。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主要表现为与神经根分布区域一致的感觉运动障碍,如枕部肩颈背部及上肢疼痛麻木等,查体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头旋转时眩晕、颞枕部跳动样头痛、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失眠健忘、甚至在头颈转动时出现猝倒等。由于椎动脉有交感神经纤维围绕,也会出现交感神经受累后自主神经系统紊乱表现如胃肠道、心血管症状等。

4)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症状较复杂,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其它类型颈椎病也常常同时存在交感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包括头痛头晕、头部麻木感等头部症状,胸闷、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心脏症状,视物模糊、眼球酸胀、咽喉不适异物感、鼻炎、牙痛等五官症状,以及肢体发冷、疼痛麻木、多汗或少汗、血压异常等。

5) 脊髓型颈椎病

发病率较前几种类型低,但症状严重,临床可出现下肢无力、双腿发软踩棉花感,或症状由上肢开始再延及下肢,后期出现尿急、便秘并逐渐引起尿储留或大小便失禁,MRI影像学检查可见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脊髓受压表现。

6)混合型颈椎病

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同时出现,临床上此型最多见。

图片 3.png

二、颈椎病的病因

1、颈椎的退行性改变

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颈椎间盘退变后颈椎间隙逐渐变窄,周围软组织相对松弛,出现椎体滑移、骨赘形成、椎间关节错位。

2、慢性劳损

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活动如颈部长期不良姿势、不良睡眠体位、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均可导致颈部软组织出现慢性劳损。

3、头颈部外伤

外伤可导致急性椎间盘突出、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损伤等。

4、局部受寒

颈部受寒后肌肉收缩不协调可诱发颈椎病。

三、颈椎病的治疗

主要通过保守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去除炎症介质及退变椎间盘对颈椎周围组织的刺激和压迫。

1、保守治疗

1)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神经营养药物及骨骼肌松弛药联合使用。

2)物理治疗:冲击波、热疗、电疗等治疗方法,能改善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消除炎症水肿。其中冲击波治疗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无创体外松解方法,一般4-5次一个疗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颈椎病。

3)头颈牵引:以安全、有效为前提,强调小重量、长时间、缓慢、持续的原则,需注意掌握适应证和操作方法,否则有可能发生意外。

4)按摩:通过对患者颈肩背部肌肉适度按摩,达到松弛肌肉改善血供的目的。但手法治疗颈椎病(特别是旋转手法)有造成脊髓损伤的风险,应谨慎应用。

2、微创介入治疗

1)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颈源性眩晕疗效较好;颈椎神经后支阻滞常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治疗;颈椎间孔神经根注射主要在受压神经根周围注射消炎镇痛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2)臭氧溶核术

臭氧具有强大的氧化功能,可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消除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将细针穿刺到颈椎间盘,注射少量臭氧使椎间盘髓核组织脱水萎缩,从而达到使椎间盘减压的目的。

3)经皮椎间盘射频热凝术

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穿刺针精准穿刺到椎间盘髓核突出的靶点部位,通过输出超高频的无线电磁波和能量,使局部组织产生一定的温度,继而形成热凝固,从而使突出的髓核变性凝固体积缩小,同时神经根压迫症状得到减轻或消失,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可避免外科手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截屏2023-05-07 上午10.10.37.png

四、颈椎病的预防

合乎生理要求的生活和工作体位是防治颈椎病的基本前提,应避免高枕、长时间低头等不良习惯。

1)保持良好的坐姿很重要。

根据人体工效学分析,伏案办公时,坐姿应保持颈部直立,与显示器保持15-20度视角,选择合适高度的桌子放置电脑。

2) 避免长期伏案低头姿势。

工作中应采取交替性工作姿势,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可间隔半小时或一小时活动身体、做一做颈椎操。

3) 选择合适的枕头。

由于颈椎有正常的生理曲度,枕头应枕在颈部而非头部,使睡眠状态时脊柱处于一条直线上,从而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紧张。枕头的高低因人而异,一般约与个人拳头等高即可。

4)注意颈部保暖

天气冷、夜间睡眠时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天气炎热在空调房间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颈部。

5)加强颈肩部肌肉锻炼

平时注意适当锻炼增强颈肩部肌肉力量,可以保护颈椎关节避免骨关节损伤。(详细介绍请关注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李彩霞医生的好大夫科普号)


李彩霞
李彩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岳阳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