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田恬
田恬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儿科

儿童哮喘知多少!

601人已读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形成后,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各种危险因素时,气道出现阻塞和气流受阻(主要由支气管收缩、粘液栓形成和炎症加重引起)。虽然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

临床表现

Route of transmission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为咳嗽胸闷喘息及呼吸困难,特别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常于夜间或清晨加重,儿童慢性或反复咳嗽有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然而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家长们需要及时去认清识别。

(一)早期表现

当患儿早期受到变应原、冷空气或其他诱因的刺激时,大部分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过敏的症状,如眼痒、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由于婴幼儿年龄较小,对痒的表达较为困难,所以往往仅表现为揉眼、搓鼻等。进一步的表现为上腭痒、咽痒、干咳和呛咳。以上症状通常在哮喘发作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二)典型发作

突然发作的喘息为儿童哮喘的主要特征,儿童哮喘的喘息症状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而有较大的差异。患儿可出现高调喘鸣声,不用听诊器或相隔一定距离即可听到。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婴幼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扇动。许多患儿可伴有咳嗽,一般病初为干咳,发作消退时咳出白色粘液样痰。严重发作时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查体可见三凹征、心率加快、双肺有哮鸣音。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浮肿、肺底中、小水泡音、肝脏肿大。慢性哮喘患儿可见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胸部叩诊呈鼓音等。

(三)缓解期表现

在缓解期,哮喘患儿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对活动无影响,或仅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咽炎的症状。少数患儿可有胸部不适,肺内哮鸣音或有或无。长期反复发作者可有肺气肿等表现。

哮喘治疗

bronchial asthma Trai

1.消除病因

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2.控制急性发作

1)解痉、抗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

2)解痉平喘药能缓解症状,常用的有沙丁胺醇、喘康速(特布他林)等,尤其是福莫特罗起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可迅速缓解症状并可作维持用药预防复发。

3)抗炎药有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普米克)、氟替卡松、强的松等;色甘酸钠、抗白三烯药物如扎鲁斯特、孟鲁斯特等,长期服用可以控制病情。

3.促进排痰

雾化吸入、机械性排痰、翻身扣背、祛痰剂的使用。

4.改善呼吸功能

增强体质,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稳定情绪等。

预防措施

Preventive Measures


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在规范诊治的前提下,中西医结合或许更好;做好自我管理是实现哮喘控制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自我管理(生活方式医学)包括避免过敏原及诱发因素、坚持规律治疗、适当呼吸锻炼、定期复查、保持良好心态。

1.坚持规律治疗

大多数哮喘患者认为“症状消失了,就不需要用药了”,这是一种误区,事实上,哮喘患者即便没有发病,其气道的慢性炎症也是持续存在的。也就是说,哮喘不能“去根”,只能通过长期规律治疗来控制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维持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2.远离过敏原

找出过敏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措施。

1)已知服用某些药物和食物曾经诱发哮喘,以后就不能再服食。

2)如果过敏原为感染或肠道寄生虫病,则应积极防治。

3)有些过敏原如尘土、尘螨,虽难以避免,但应尽量减少吸入(例:床上用品经常洗晒,室内保持清洁通风,不饲养猫狗等小动物)

4)对花粉过敏者,在开花季节,尽量避免接触。尤其在春季应当尽量减少接触花粉。

5)大多数哮喘患者都对很多食物有过敏反应,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加强过敏源的识别与规避。

3.远离烟酒

吸烟会引起支气管壁痉挛,分泌物增加,烟雾中含有醛类、氮氧化物等毒素,刺激呼吸道粘膜产生炎症,引起咳嗽、多痰,诱发和加重哮喘发作。

4.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春季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升高,不但可诱发哮喘,增加哮喘发作的次数,还易使一般支气管哮喘发展成为哮喘持续状态,导致呼吸衰竭、呼吸性酸中毒以及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还可累及心脏,导致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不容忽视。

5.注意保暖

每年的3-5月、10-11月寒暖交替,是哮喘的多发季节,要注意保暖。适度即可,因为过热也会促使哮喘的发作。

6.稳定情绪

调节好情绪,消除紧张心理,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7.适当锻炼

在缓解期应当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散步、跑步、游泳、医疗体操、呼吸训练等,可以增强体质,减少发作。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田恬
田恬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