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绪毅
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外科
谈谈应当手术类脑膜瘤,以三个病历进行分析
180人已读
病案一
一位35岁的女性突然出现四肢抽搐,伴随着意识丧失。通过MR扫描,在右额顶部发现脑膜瘤,且肿瘤内可见血管影像。周围大部分脑组织呈现水肿,见下【图-1】。血管成像显示,肿瘤已包绕引流静脉,见下【图-2】。患者无其他不适症状。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探讨,建议进行手术切除。手术过程中,沿着肿瘤边缘切开硬膜,分离并保留了横跨肿瘤表面的两根静脉。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病理诊断为血管性脑膜瘤。【参考文章:应当手术治疗脑膜瘤的思考】

图-1

图-2
病案二
51岁的男性因额部头痛进行MR检查,结果显示双额顶部存在巨大脑膜瘤,已侵袭到前矢状窦。MRV结果显示矢状窦前段完全闭塞,见下【图-3】。手术切除肿瘤时,发现肿瘤基地位于窦壁,失状窦完全长满了肿瘤,大脑镰受到侵袭。肿瘤被分块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见下【图-4】。病理诊断为非典型脑膜瘤。

图-3

图-4
病案三
65岁的女性因头痛发现双枕部位有巨大脑膜瘤,肿瘤的基地位于失状窦的后端。患者未诉其他不适。由于肿瘤巨大且侵袭到后失状窦,见下【图5-6】,风险极大。患者和家属正处在决断中,需在手术风险和精神压力与未来可能的风险之间做出恰当的选择。

图-5

图-6
对于需要手术切除的脑膜瘤,医生需在肿瘤的危害与未来可能的风险以及手术切除肿瘤的风险之间,权衡如何实现最佳治疗效果与最低风险。这不仅是医师能力的一大考验,同时也考验了患者和家属对医师的选择水准。
本文是宗绪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