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范鹰 三甲
范鹰 主任医师
哈医大二院 老年病科

55岁之前行动起来,或许能避免按支架!有图有真相

116人已读

一、支架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1984年,中国进行了第一例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到如今血管内支架可以用于主动脉、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等部位。支架的出现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解决病痛,恢复身体健康。究其根本,植入支架的目的是在狭窄或阻塞的部位植入,重新打通血流,改善重要脏器供血,缓解症状,并减少缺血梗死的风险[1]。

然而,2012年10月14日,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在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称在稳定的情况下,不建议做支架。因为这些动脉的狭窄或阻塞,绝大部分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据推测早期采取措施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不至于发展到狭窄或阻塞[2]。

二、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狭窄闭塞的罪魁祸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近20年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威胁。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就是供应“人体发动机”—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重度硬化狭窄,需要放置支架挽救生命。

不幸的是,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疾病,除了供应心脏的血管会出问题,供应其他器官的血管也会出现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严重的疾病,如脑梗塞、肾缺血、肠缺血、下肢缺血、肺栓塞等。每年全球超过2000万人因此死亡[3]。

一直以来,动脉粥样硬化都被认为是一种年龄相关性、进展性、不可逆的疾病。它的特点是长期潜伏无症状,即使早期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斑块,甚至冠脉斑块,常常被因为没有症状而不能引起重视。直到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等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事件,才求医问药,靠支架挽救生命。久而久之,似乎觉得这些致命疾病也没那么可怕,继续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打麻将、一坐十几、二十几个小时不动,还容易激动,不仅会导致心肌梗死和卒中,还会在腿上会长血栓,血栓脱落一旦走到肺部,会导致肺栓塞、猝死,比心肌梗死还快。

三、最新研究表明,8%中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6年后完全消失。

近日,由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的Fuster的研究团队,在心血管疾病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一项重磅研究成果[4]:对早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队列3471名年龄在40-5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9岁,其中36%为女性)的参与者,利用多区域三维血管超声(3DVUS)成像技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积(GPV[㎜³],双侧颈动脉和股动脉斑块负担)。

长达6年随访发现,32.7%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体积增加100%及以上。总的来看,基线时外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44.1%,随访6年后增加到58%。大约每3名在入组时没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参与者中就有1人(发病率为36.5%)在6年后出现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股动脉区域是基线(31.0%)和随访(41.8%)期间最常患病的区域。颈动脉在基线的患病率为24.9%,随访6年后增加到37.8%。

让人欣喜的是,在体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参与者中,竟然有123人(1529名入组时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参与者中的8.0%)在6年后体内斑块完全消失

Fuster团队发现,年龄较大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最强预测因子,随后分别是LDL-C水平较高男性吸烟收缩压升高

不吸烟、女性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最强预测因子。而且不吸烟是斑块完全消失的最强预测因素。

重要的是,研究人员也发现,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者或稳定者相比,在基线时没有冠状动脉钙化(CAC)、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负担较低(GPV<126.5㎜³)的参与者更有可能实现斑块消退。因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晚期阶段发现的较大斑块在经历了纤维化和钙化后,就不太容易消退了

8%消退的比例小了些,但打破了动脉粥样硬化不可逆转的固有思维,让我们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了信心。

四、中年人行动起来!或许能避免按支架了。

起病于童年时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罪魁祸首。近几年来,有研究表明,如果在年轻时就开始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率有可能会降低。

Fuster团队的数据则给中年人以信心:及时干预生活习惯(戒烟等)或消除风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和SBP、降纤维蛋白原),有助于帮助消除体内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处于早期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还没有纤维化、钙化)有可能被“治愈”(即斑块完全缓解)。

这项研究启迪我们: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工作有必要从生命早期开始,而且生命的中间阶段改变生活习惯也来得及——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态平和。这些改变或许不能完全逆转斑块,但至少可以避免斑块进展到狭窄、堵塞,从根本上避免植入支架。

综上,当前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方法需要做出转变:和心血管疾病做斗争最重要的手段是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狂做支架,毕竟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pdf_link
范鹰
范鹰 主任医师
哈医大二院 老年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