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沈露俊 三甲
沈露俊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微创介入治疗科

[小沈科普]肝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55人已读

在免疫治疗时代,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是大家常常会遇到的难题。在使用PD-1/PD-L1抗体时,肝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在5-30周左右出现,而在使用CTLA-4抗体是,肝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一般在7-14周出现。真实世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临床试验的结果要高的多。

1. 肝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转氨酶的升高,也可以伴有胆红素的升高,如果患者有皮肤发黄,尿色加深,需要赶紧去医院检查,明确是否出现肝脏损伤。

在明确是否是肝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时,我们首先要排除一下患者是否有肝炎病史、脂肪肝、酒精肝、有没有使用肝损伤药物(因为本身化疗期间也会有肝损伤)以前是否有自身免疫性肝炎、还有重要一点,一定要评估一下是否出现了肝转移,排除这些因素后,我们才考虑免疫相关性肝损伤。(免疫性不良反应都是排除诊断!)

2. 根据转氨酶的数值进行分级以及处理原则

1)转氨酶值小于正常值3倍,定为轻度:我们一般是不停免疫药物,对症保肝治疗,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

2)如果转氨酶值正常值3-5倍,定为中度:需要暂停一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保肝治疗,密切观察肝功能变化,也可以考虑用激素,如果肝功能继续恶化,就需要尽早用激素治疗。

3)转氨酶值大于正常值5-20倍,定为重度,要永久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保肝对症治疗联合激素,密切监测肝功,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再联合1种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或者骁悉。需要注意,如果转氨酶升高大于1级,胆红素升高大于1.5倍也归到重度损伤。


肝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处理原则.jpg

肝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沈露俊
沈露俊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微创介入治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