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天 三甲
周天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肿瘤科

癌从口入:这些“食物刺客”很多人都在吃!

331人已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肿瘤科

朱淼 徐婕 周天

每个人都害怕癌症,但又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

殊不知许多癌症都是我们自己一口一口吃出来的,“食物刺客”就在我们身边。

一、酒

“酒”根植于古老的中国文化,自古有“小酌怡情,大饮伤身”之说。然而,小酌或许怡情,却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公布的1类致癌物[1],也就是明确可以致癌的物质。

许多肿瘤的发生都与饮酒有直接的关系,包括了口腔癌、咽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开展的一项大型的临床研究中,参与研究的51.2万饮酒的成年人中十年后有2.7万人患了癌症,相当于每18个饮酒的人中就有1个人患癌,喝酒给男性带来的患癌风险比女性更大[2]

图1 每18位饮酒者中就有1位患癌 (图片来自手绘)

“酒”虽然已经深深融入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然而却没有任何的现代研究证实饮酒对人体的任何益处。我们经常劝大家“适量饮酒”,更多是出于人道主义的体恤,在防癌的角度,更好的建议是——滴酒不沾。

远离酒精,离癌症更远一步。

图2 (图片源自网络)

二、含黄曲霉的食物

黄曲霉产生的毒素——黄曲霉素是公认的致癌物,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的1级致癌物,是最强的生物致癌物。长期接触黄曲霉素是肝癌的重要诱发因素。

什么食物会含有黄曲霉素呢?主要是发霉的花生、玉米、坚果、变质的大米以及它们的制品。黄曲霉素很难通过烹饪被分解,要达到280℃才能分解,日常烹饪是很难达到这个温度的。所以,一旦发现这些食物发霉了,千万不要再吃了,不要为节俭承担健康的代价。

图3 (图片源自网络)

三、高盐和腌制食物

口味重真的不是一件好事。高盐饮食不仅会引起我们熟知的高血压,更是胃癌的直接致癌因素。

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和萎缩,增加基因突变的可能性,从而升高胃癌发生的风险[3]。同时许多腌制咸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N-亚硝基化合物,是明确的致癌物。其中,“中国式腌鱼”已经被列入IARC公布的1级致癌物。

一口口的咸菜、一次次口味重的外卖、一顿又一顿的烧烤和麻辣烫,都是给胃癌一次又一次诞生的机会。

图4 (图片源自网络)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也就是一个啤酒瓶盖刚好容纳的盐),并减少腌制蔬菜、咸鱼等高盐食物的单次摄入量和摄入频率。

四、加工肉类

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香肠、培根、午餐肉、腊肉、腌肉、肉干都属于加工肉,也是IARC公布的1类致癌物。

加工肉类在腌制和烟熏等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人类的消化肠道内可被微生物转化为N-亚硝基化合物,会诱发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生。

同时,大多数加工肉类加入了大量的盐,是高盐食物的典型代表。IARC认为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类,患大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吃得愈多,风险愈大。也就是说,一天吃几口加工肉,患癌的风险就悄悄上升了。

图5 (图片源自网络)

五、槟榔

槟榔,尤其是边抽烟边嚼的槟榔,早在2003年就被IARC列为1级致癌物,能直接导致口腔癌。

槟榔中粗糙的纤维能在咀嚼过程中对口腔黏膜造成物理损伤,同时槟榔所含的生物碱和化合物会杀伤口腔中的正常细胞,造成炎症反应,或是直接损伤DNA[4],这种反复的损伤和修复为癌症的发生提供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我国南部许多地区都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却也造就了许多“割面人”,他们因为口腔癌被切掉一半的面部、或是下颌、甚至是舌头。

图6 “槟榔配烟,法力无边无力回天” (图片源自网络)

六、烫

经常吃得烫,是食管癌的重要诱发因素。2018年IARC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2A级致癌物。

“趁热吃”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但过热的饮食会损伤口腔和食管黏膜,日复一日吃的烫造就了“反复地损伤和修复”,这正是癌症发生的温床。

喝热水热汤前,一定记得凉一凉。

图7 (图片来源:中国医药网)

生活中这些不起眼的饮食习惯,稍不留神,就离癌症更近了一步。每一次的放纵,都是给癌症一次诞生的机会。

远离以上“食物刺客”,离癌症更远一点。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IARCMonograph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arcinnogenic Hazards to Humans,Agents Classified by the IARC Monographs(2020), Volumes 1–125.

[2] Im PK, Millwood IY, Kartsonaki C, et al. Alcohol drinking and risks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s in China: A 10-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adults. Int J Cancer. 2021;149(3):522-534. doi:10.1002/ijc.33538

[3]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人群健康风险管理协作组-胃癌专业组.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3, 103(36):2837-2849.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Monograph on the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 and some Areca nut-derived nitrosamines,vol.85.Lyon.France:IARC.2004.

周天
周天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