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小儿脑瘫 >

小儿脑瘫介绍,什么是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的症状可呈轻度,也可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运动和姿势的异常,不同年龄段的具体表现不同。

典型症状

早期预警信号 新生儿期:当宝宝仰卧时,双下肢过度伸直,而且两上肢屈曲,手握得很紧。活动减少,尤其两手很少活动。下肢不易分开双腿,换尿布困难。喂养困难,吸吮及吞咽不协调,护理困难,频繁吐沫,以及持续体重不增。 1~3 个月:入睡困难,大约有 30%脑性瘫痪宝宝在生后前 3 个月有类似严重“肠绞痛”的表现。 3~5 个月:宝宝不能做双手举到眼前反复玩弄的动作。 7~8 个月:宝宝仍不会坐。强扶成坐位时,宝宝的双下肢呈屈曲状,膝关节处不能伸直;强扶成前倾体位后,父母一松手,宝宝又向后倾倒。扶宝宝腋下使其成直立站位时,宝宝的髋及膝过度伸直,甚至交叉成剪刀状。 8 个月后:宝宝不会爬,或爬行时宝宝只表现为上肢活动,下肢没有伸屈交替运动。 1 岁以内:宝宝用手不分左右,只会一只手去拿东西。面部经常会出现异样表情。出现节律性地吐舌动作。 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无论是粗大运动还是精细运动,都较同龄幼儿发育慢。如 3 个月不能抬头、1 岁不能独自站立等表现,新生儿期吸吮和觅食反应都较差,4~5 个月主动伸手抓物等动作稀少。 肌张力异常:多数表现为肌张力明显升高,极少数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姿势异常:形式多样,常表现为仰卧位时头后仰、下肢伸直;俯卧位时四肢屈曲、臀部高于头部或抬头困难;直立悬空位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足尖下垂;行走时下肢呈 X 形,足尖着地,呈前冲姿势等。 反射异常:脑瘫患儿常表现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包括拥抱反射、颈强直性反射、握持反射等。

其他症状

常有智力障碍、癫痫、语言发育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等,与脑损伤的范围和程度有关。

常见疑问

问:脑瘫最早可以在孩子多大时看出来? 答:现在绝大多数人生孩子都会在医院,孩子出生后,医生会对孩子发育状况和安危情况进行评估。多数产前和产时因素导致的脑性瘫痪患儿此时便会出现相应表现,如肌张力异常,即肢体软硬异常。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发生脑性瘫痪,家长很早便可察觉。 若是产后因素导致的脑性瘫痪,则因感染发生时间、程度轻重等具体情况而定。
查看百科详情
  • 精选文章
  • 精选小视频
推荐医生 805位 推荐医院 37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