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损伤的认识——疼痛的自我判断
所有的正常人都感觉不到疼痛或其它不适。但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能遇到“疼痛”,可是遇到不等于认识。就像路人相遇很多次也未必都认识。为避免以后再遇到了自己或别人疼痛时,心里没底,我来介绍一下怎样判断疼痛来源。如果你能明白和记住了,你会比现在医院里的很多大夫强多了。
由于疼痛有程度的不同,所以疼痛仅是身体不舒服感觉的一部分。从感觉到一点点不舒服开始计算,大致分三段或三个层次。不适,疼痛,剧痛。疼痛是不舒服之中比较严重的那部分。
产生疼痛的结构基础是感觉神经末梢受到了挤压或牵拉刺激。反过来,没有神经的地方不会有疼痛。比如骨没有神经,不要再说“疼到骨头里了”。因为骨不会痛。不要和我说骨折的疼痛,因为那是出血和骨断茬刺激到了骨周围骨膜的感觉神经,不是骨本身。和骨折疼痛原理相同的有骨髓感染和骨肿瘤。当然,断了神经纤维的神经支配部分也不会有疼痛。如此浅显的道理,很多医生干了一辈子,即使已经做到了主任医师都不懂(这样的人太多了,这个道理和他们说起来,有的明白,有的不知道,还要反驳,他们的共同点是在做诊断的时候,都不会应用这个浅显的道理,还是等于不懂)。
什么是神经末梢受到肿胀挤压或牵拉刺激?正常组织细胞的体积是向有一定大小的,长在细胞之间的神经末梢的长度也是固定的。在组织细胞水肿时,体积增大,细胞间的水分也增多,细胞间压力增大,要挤压细胞间的神经细胞,同时也引起神经细胞水肿。在组织细胞水肿时,体积变大,附着在其间的神经纤维也随之扯长。这些变化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并向大脑传送疼痛的信号。
不舒服的实质是不舒服地方的组织细胞受了伤,伤后的肿胀挤压和牵拉刺激到了神经末梢。不论什么疾病,有疼痛就有受伤。不同名称的疾病仅是受伤原因不同而已。所以请记住“有痛必有伤”。这五个字比“不通则痛”有道理。“不通则痛”是胡扯,没有真正病理结构变化的支持。“有痛必有伤”有病理结构变化的证据支持。这个结构的变化仅有肉眼可见不可见的差别(伤有轻重嘛)。
从特点上说,疼痛分为“工作痛”(活动痛),持续痛,或者两者的混合三种。
“工作痛”是我杜撰的。是描述在活动时有疼痛,不活动时无痛的现象(症状)。这是受伤后的组织处在损伤程度比较轻或损伤在恢复的阶段,感觉神经末梢对静止状态已经适应,敏感度下降,不再不停地向大脑传送疼痛信号。而在活动时,受到牵拉或挤压的新刺激。比如受伤几天后,在身体姿势变换的瞬间会出现疼痛;肚子里肠蠕动的阵发性疼痛;胸部的呼吸痛等;都是在肌肉工作时出现的疼痛。
感染化脓、肿瘤等,都是持续痛。它们都是生物性损伤,损伤后的组织细胞液化、膨胀挤压周围组织里的感觉神经末梢。再比如身体刚受伤的一天之内,肿胀挤压或牵拉感觉神经末梢。持续性疼痛还有神经本身没有坏死的损伤(因为正常情况下它的末梢受压都要传导疼痛,何况在神经本身也受伤的情况下呢)。
持续痛和“工作痛”的混合痛,是在损伤的基础上,让受伤器官或部位带伤工作。比如肠炎的情况下,肠壁被破坏,肠管还要蠕动(所谓“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血管搏动性疼痛,带状疱疹的疼痛等。我们的身体是由心脑肝肺肾以及管道脏器、神经和躯干四肢运动结构等组成。结合前述的疼痛特点,自己可以对自身疼痛做如下判断。
一是看疼痛由身体的硬结构还是软结构引起(简单说,是“辨软硬”)。
身体的组织材料大致可分为两种,硬的和软的。硬的有骨和牙。其余的都是软的。前面说过,硬的本身不会出现疼痛,但结构变化会刺激周围软组织疼痛。
硬组织的作用(功能)是支撑(骨)和挤压(牙)。如果不能支撑,比如单腿站立出现疼痛,则是骨或骨连接(关节旁韧带)出现问题。如果不能挤压,比如咬东西疼,则是牙出现问题。
如果骨支撑和牙咬合没有问题,出问题的就是“软组织”的问题了。这样二选一很简单吧。
二是看疼痛是否可以由大脑控制(简单说,是辨随意)。
这是利用“工作痛”的原理,来判断是肌肉或筋膜损伤还是其它身体结构损伤。全身只有肌肉和与肌肉相连的筋膜可以被大脑控制,其它的结构都有自己固有的工作节奏,不由大脑控制。
凡是在身体姿势改变时出现疼痛(工作痛),都是肌肉或筋膜有损伤。如果疼痛始终存在,不随身体姿势变动而变化,则疼痛与肌肉或筋膜无关了。这还是简单的二选一。
三是看疼痛在什么位置(简单说,是辨部位)。
疼痛出现在什么位置,一定与那个位置的组织或脏器相关。
比如胸痛,要看是左边还是右边,比如左边和心肺以及大动脉、胸壁肌肉相关。右边和肺、肝以及胸壁有关。利用“辨随意”,疼痛和胸廓动作有关,要考虑胸壁肌肉或筋膜损伤。和呼吸相关,要考虑肺脏有问题。如果疼痛和心跳有关,要考虑主动脉或心脏有问题。
四是看疼痛在身体部位的内部还是外部;是在脏器的内部还是脏器外部(简单说,是辨内外)。
比如肚子疼痛,要知道是肚子里的问题还是肚皮表面的问题。肚子里有脏器和管道组织,肚皮有肌肉、筋膜和皮肤。自己绷紧肚皮无痛和按压无痛,可以认为疼痛来自肚子里面。如果绷紧肚皮疼痛(工作痛),按压无痛,则是肚皮肌肉损伤。肚子一阵一阵地疼痛,按压无痛,说明疼痛来自肠管里面。如果肚子一直疼痛,一阵一阵加重,按压也有疼痛,说明疼痛来自肠管和肚皮之间。
一辨软硬,二辨随意,三辨部位,四辨内外。这四辨基本可以将身体疼痛源的位置确定了。
当然,这四辨的后两辨对于对自己身体没有常识的人是有些困难的。但是仅通过辨随意一项已经可以帮助有疼痛的人决定是不是该去医院检查了。
一般情况下,能听大脑话的疼痛多是肌肉、筋膜损伤,只要保持相对不活动的状态(没有疼痛的状态)一段时间,都会自愈。不需要去医院。不受大脑控制的疼痛,都是脏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都需要到医院去检查,免得贻误病情。
本文系周孟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周孟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