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有哪些?
一、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有哪些?
1、流感样症候群
(1)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痛、乏力等。
(2)改为睡前用药或在出现上述症状时服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有助于减轻症状。
2、骨髓抑制
(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 0.75×109/L和(或)血小板< 50×109/L,应降低干扰素剂量,并于1-2周后复查,如指标恢复则增加剂量至原量。
(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 0. 5×109/L和(或)血小板< 25×109/L,则应暂停使用干扰素。
(3)对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者,可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
3、精神异常
(1)主要症状包括失眠、抑郁、妄想、重度焦虑等。
(2)必要时到精神科、心理科进一步诊治。
4、自身免疫性疾病
(1)部分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阳性。
(2)仅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血小板减少、银屑病、白斑、类风湿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出现上述问题,需到对应的专科进一步诊治,严重者应停用干扰素。
5、胃肠道异常
(1)包括腹胀、便秘、吞咽困难等。
(2)一般问题不大,必要时对症治疗。
6、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
(1)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间质性肺炎、听力下降、肾脏损害,心血管并发症等。
(2)出现上述病症时应立即停止用扰素。
二、干扰素治疗的禁忌症有哪些?
1、绝对禁忌症
(1)妊娠或短期内有妊娠计划
(2)精神病史(具有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等病史)
(3)未能控制的癫痫
(4)未能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5)失代偿期肝硬化
(6)严重感染
(7)视网膜疾病
(8)心力衰竭
(9)慢性阻塞性肺病
2、相对禁忌症
(1)甲状腺疾病
(2)既往抑郁症史
(3)未能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
本文是吴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