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你确诊「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前”路漫漫,你我相伴!
前列腺癌是危害男性健康的一个狡猾的敌人,如何尽早把这个坏分子抓住枪毙,是全世界泌尿外科医生都在关注的问题。
前列腺癌筛查靠3面“照妖镜”(PSA检查、直肠指诊和经直肠超声);确诊需要1位“铁面法官”(前列腺穿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已经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我将通过如下几个问答来展开介绍:
问题1:什么情况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看看你自己是否有符合的情况)
1.1:直肠指检发现结节,任何PSA值;
1.2:B超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或MRI发现异常信号,任何PSA值;
1.3:PSA>10ng/ml,任何f/t PSA和PSAD值;
1.4:PSA 4~10ng/ml,f/t 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
注:f/t PSA正常值为>0.16;PSAD正常值为<0.15ng/ml/g
如果第一次前列腺穿刺未发现前列腺癌,在以下1.5~1.8情况需要进行重复穿刺:
1.5:第一次穿刺病理发现非典型性增生或高级别PIN(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1.6:PSA>10ng/ml,任何f/t PSA或PSAD;
1.7:PSA 4~10ng/ml,复查f/t PSA或PSAD值异常,或直肠指检或影像学异常;
1.8:PSA 4~10ng/ml,复查f/t PSA、PSAD、直肠指检、影像学均正常;严密随访,每3个月复查PSA,如PSA连续2次>10ng/ml或PSAV>0.75ng/ml/年,应再穿刺。
重复穿刺的时机:2次穿刺间隔时间尚有争议,目前多为1~3个月。
重复穿刺次数:对2次穿刺都没有发现癌,属上述1.5~1.8情况者,推荐进行2次以上穿刺。有研究显示3次、4次穿刺阳性率仅5%、3%,而且近一半是非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因此,3次以上穿刺应慎重。
问题2:什么情况不能进行前列腺穿刺(有禁忌)?
处于急性感染期、发热期(穿刺后加重炎症);严重凝血障碍(会造成穿刺出血风险增加,如血友病、长期口服华法林的病人);有严重的内、外痔,肛周或直肠病变;有高血压危象;处于心脏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处于糖尿病血糖不稳定期都是前列腺活检的禁忌。
问题3: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方法
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具有极大特色优势:
3.1 科室配置有进口的BK超声仪,不需要前往B超室等候,穿刺过程在病房进行;
3.2 由超声医师背景的专科医师进行操作,其他医院没有这个配置,更专业;
3.3 经直肠途径穿刺操作便捷,定位准确,不需麻醉,穿刺过程无痛苦,但术前需肠道准备,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嘉一泌尿,给前列腺疾病患者一次安全、精准而且没有心理阴影的前列腺穿刺!
问题4: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痛苦吗?
很多人认为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很痛苦,因而恐惧这项检查。其实前列腺穿刺并不是那么痛苦。
首先,穿刺针非常纤细,刺入前列腺损伤较小。
其次,虽然前列腺包膜会有疼痛感,但穿刺速度快,完全可以耐受。
最后,绝大多数患者在进行穿刺活检时并无不适感,这是患者可以在穿刺后“来去自如”的原因所在。
问题5:前列腺穿刺活检会导致癌转移扩散吗?
很多人拒绝穿刺的原因是担心一旦真的是癌,穿刺会导致癌细胞转移,刺激癌的生长。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大宗数据的临床研究已经排除了这种可能。
问题6:当确定进行前列腺穿刺后,什么时候适合穿刺?
因为前列腺穿刺出血可能影响影像学临床分期,因此,前列腺穿刺活检应在核磁共振(MRI)之后进行。但是,欧美学者则建议,前列腺穿刺形成的血肿可以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吸收,穿刺后1个月进行核磁共振(MRI)亦可。
问题7:目前前列腺穿刺活检多住院进行,住院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当收到医院的住院通知后,就着手进行准备:
7.1 若自己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或华法林等药,请务必保证停药1周后才进行穿刺,这样可以降低出血风险;
7.2 住院时带上自己的各项检查结果,如血PSA、B超或是核磁结果;如果没有做,那么住院以后医生会给你开具相关检查;
问题8:住院后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穿刺也算是一个小手术,手术所需要的常规检查,您都需要做,包括以下这些: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粪便常规、凝血分析、感染四项(梅毒/乙肝/丙肝/艾滋);心电图、胸片/胸部CT、心超、双下肢血管B超;若上次查PSA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可以复查一下PSA;如有必要还需要做骨扫描等检查;
问题9:穿刺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9.1 主治医师谈话:大夫与患者交待前列腺穿刺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穿刺后的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9.2 穿刺当天肠道准备:灌肠减少直肠中的粪便,一是减少穿刺时细菌由直肠进入前列腺,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二是肠道清洁后,经直肠超声观察前列腺看的更清楚。
9.3 预防性或治疗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感染风险,我国指南推荐,穿刺前3天预防性口服使用抗生素;当然,也可住院后、穿刺当天早晨静脉注射抗菌药物。而对于特殊的患者,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身上有假体、起搏器的病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该更严格。
问题10:穿刺的大概过程是怎样的?
10.1 患者通常左侧卧位,膝部与髋部屈曲90度以内,背部与检查台平行,臀部置于检查台边缘;
10.2 常规消毒肛门和直肠,减少感染风险;
10.3 穿刺超声医师就位,用超声探头伸进直肠,观察前列腺的形态、有无异常低回声等;(若超声发现前列腺有异常回声,会在该区域多穿刺几针,若无,则按照既定的顺序,在各区域均匀穿刺)
10.4 观察完后,在超声探头上装好弹簧传动的活检枪,开始穿刺,穿刺针数根据超声图像选择,每按一下穿刺针,发出一声响,弹簧传动的活检枪弹出,一次可取出长约1.5cm前列腺细条组织;如此按照前列腺的分区均匀穿取预定的针数(见下图);
10.5穿刺结束后,大夫会在病人肛门内塞上棉球,可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穿刺结束后2~3小时,可将其排出;而穿刺出的前列腺组织,则需泡在福尔马林中,送病理检查,穿刺后7个工作日能获得穿刺的病理结果;
10.6 整个过程结束,回到病房后,病人需要继续静脉输抗生素来预防/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病人卧床休息,注意尿色、大便颜色及体温等;若没有明显的发热、血尿、血便、尿潴留,穿刺后第3天上午病人便可办理出院。
问题11:穿刺有哪些风险及处理?
11.1 血尿:穿刺前停用抗凝血类药物,穿刺时避开尿道和膀胱减少损伤,严重时可留置三腔导尿管牵引压迫止血;
11.2 血便:穿刺术后很快消失,如术中出现可用手指压迫出血点止血;
11.3 感染:术后感染发生率为0.1%-7.0%,严重感染多见于一些伴随基础疾患患者如糖尿病等,也常见于一些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患者,如感染无法控制,可行细菌培养并调整抗菌药物。
11.4 迷走神经反射:主要表现为呕吐、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可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头低脚高位并静脉补液以缓解症状。
问题12:穿刺后需要注意什么?
12.1 两周内忌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骑车、骑马等骑跨运动;
12.2 注意休息,减少感染,口服1周左右的抗生素;
12.3 术后可能会出现血尿情况,一般来说若每次排尿,前段小便有些血尿都属于正常现象,尤其是早晨第一次排尿的颜色可能会深些,患者及家属不必过于紧张,血尿的症状基本在一周内可以逐渐缓解。
如果出现血块,或全程的肉眼血尿,则需向医生说明,原因可能为尿道损伤较严重,需要留置导尿管进行压迫止血。若病人以前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华法林/波立维,短期内不要恢复用药,具体时间可与专科大夫商讨;
12.4 耐心在家等待大夫通知穿刺病理结果,并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问题13:教你读懂前列腺穿刺活检报告
尽管前列腺癌的诊断手段多种多样,但都绕不开前列腺穿刺活检。实际前列腺穿刺活检报告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大家注意:
13.1 非典型性小腺泡样增生(ASAP):这是一种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注意的是——癌前病变并非癌,而是具有恶变可能的良性病变。ASAP合并前列腺癌的几率接近40%,如果第一次穿刺发现ASAP,建议短期(3月内)再次穿刺;
13.2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同样属于前列腺癌的癌前病变。HGPIN合并前列腺癌的几率约30%,如果第一次穿刺发现HGPIN,需要依据PSA和前列腺体积决定再次穿刺时机。当然如果穿刺有2针以上的HGPIN,前列腺癌风险还要增高2倍以上,这时需要尽早再次穿刺;
13.3 PINATYP:就是ASAP和HGPIN同时出现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合并前列腺癌的几率大于50%,毫无疑问,尽早穿刺是最佳的选择;
13.4 Gleason: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价的国际标准,从低到高分为1~5分,在前列腺穿刺结果中表述为A+B的形式,其中A代表标本中最常见的恶性评分,而B代表次常见的恶性评分。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Gleason评分越低越好,例如Gleason 5+5恶性程度高于3+3,同时Gleason 4+3也要比3+4更麻烦。我们一般把小于7分的前列腺癌归为低危,等于7分归为中危,大于7分归为高危。当总分数相同时,加号前面分数越大的恶性程度越大。
希望我们的细心能带给你更多的帮助,同时也感谢您对我们嘉兴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团队的信任和支持!
本文是张高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