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位性低血压简介
当植物神经反射受损或者是血管内的容量明显不足的时候,在人体直立时血压出现显著下降,这种现象就叫做直立性低血压或者叫体位性低血压。
直立性低血压可以引起头晕,甚至于造成一过性的意识障碍叫做晕厥,有的人会出现心绞痛或者是脑梗死。
站立的姿势或者是吃饭之后出现有症状的血压下降是一个很常见的临床问题。据报道,这种情况患病率大概在5%~20%。
很多疾病是可以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而他也有可能是因为急性或者慢性的容量不足的问题表现的症状,或者是因为药物,比如降压药,它的副作用导致的。对于餐后出现低血压,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年人发生。
跟这个概念比较类似的,有一种情况叫做慢性直立不耐受,指的是什么情况呢?就是长时间站立或者是保持直立姿势的情况下,发生头晕目眩或者是晕倒贵姓人事已过,发生这种情况偶尔会出现心动过速加重,但是血压不下降,我们管它叫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其实人体在发生姿势变化的时候,会有一些正常的血压反应,比如从卧位到直立的姿势可能会有多达一公斤的血液,大概1000毫升这样的血液聚集在腿上或者是内脏。这种情况下一次会有一些反应反射性的表现,比如首先表现静脉回心血量,迅速减少。心室充盈程度随之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下降。之后出现血压下降和胸腔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中枢和外周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交感反射神经传出增强,副交感神经传出减弱,产生压力感受性反射。在这种情况下,交感神经传出增强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从而静脉回流和心输出量相应增加,以此来限制血压持续的下降。
这种代偿机制使我们正常情况下,在姿势变化的时候,收缩压有轻度下降。和舒张压轻度增加以及脉搏略增快。
而在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中,因为一种或者是多种代偿机制失效导致直立姿势的时候,血压持续的下降。
本文是张江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