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岩
张岩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海南 生殖科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212人已读

文章摘要:诊断任何疾病都需要有诊断依据。骨密度测定是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之一,本文介绍了骨密度测定的意义、检测方法、诊断标准、以及哪些人需要骨密度检测。

诊断任何疾病都需要有诊断依据。诊断依据来源于对患者病史的收集,身体的直接检查和辅助检查。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也不例外。

1.骨密度测定及其意义

“骨密度”检测,即“骨骼矿物质(主要是钙)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以每平方厘米克(g/c㎡)表示。

骨密度测定的意义

1、检测骨矿含量,协助钙等营养缺乏的诊断,指导营养干预和治疗;

2、根据年龄相对应骨密度的状况,预测骨营养状态及生长速度;

3、明确诊断:利用骨密度测量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4、治疗效果监测: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指导意义。

5、骨折风险评估:骨密度(BMD)能够预测骨折风险,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发生骨折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2.检测方法

骨密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有放射线和超声两大类检测方式。

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

足跟骨超声检查

而应用最广泛的主流方法是双能X线吸收法,因其测定的范围广,精度高。目前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测定骨密度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诊断金标准。

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测量仪(DXA)

3.诊断标准

不同年龄、不同种族、不同性别骨密度的范围有很大差别。

骨密度测定是将从测得的骨密度与同种族、同性别的峰值骨人群进行比较,计算T值。

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

T值的计算

骨质疏松的评判标准

骨密度检测报告样式

4.哪些人需要骨密度检测

骨质疏松症属于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会起到良好的疗效因此,重点人群要早做打算。中年以后,尤其是妇女绝经后,人体骨量丢失速度加快,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测量的临床指标


张岩
张岩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海南 生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