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用药
对于终末期肾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如果非要你记住三样并发症,那么就是高钾血症、贫血和血管钙化。
简单讲,肾脏的功能有滤过功能(排尿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分泌促红素、骨化三醇等)。
一、滤过功能受损 滤过滤什么?一是滤水;二是滤钾;三是滤毒素。高钾血症早期出现疲乏无力、肢体麻痹、动作迟钝等症状,高钾血症最主要的毒性作用是心肌,表现为心率减慢、心室颤动及心跳停博,血钾越高,危险性越大。
药物选择:降钾树脂(聚磺苯乙烯)、利倍卓(环硅酸锆钠散)
二、分泌促红素功能受损。促红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简称。简单讲,造血原料为叶酸、维生素B12、铁剂,但是如果没有促红素,是转化不成红细胞的。发生贫血时,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减低,带氧的作用受到影响,出现组织器官缺氧的一系列表现,显著增加心血管时间及死亡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
药物选择:促红细胞生成素、罗沙司他(可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铁剂:分为口服(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及静脉铁剂(蔗糖铁注射液等)。
三、分泌骨化三醇功能受损(高磷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血管钙化)。
血钙钙化是钙磷代谢紊乱的结果。正常人血浆中钙与磷的浓度维持相对恒定,当血磷增高时,血钙则降低。反之,当血钙增高时血磷则减少。血钙、血磷水平维持相对稳定。一般情况下,每日经胃肠道吸收磷约600mg(控制饮食,每日摄入量900mg,肠道吸收约60-80%),每次透析约清除900mg(高通透析器),按每周透析3次,换算成每日约清除380mg,每日身体约残余220mg,所以高磷血症是必然的。肾脏病终末期时骨化三醇分泌功能减弱,导致肠道吸收钙能力下降,表现为低钙。血磷浓度高又会抑制肾脏产生骨化三醇,骨化三醇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血磷浓度高会与血钙结合成磷酸钙沉积于组织,令血钙又降低。骨化三醇是维持血钙正常的主要因素,导致血钙浓度无法上升。低钙导致甲状旁腺激素 (PTH)增加,促使骨质释放钙,导致肾性骨病。
高磷血症常见症状有皮肤瘙痒、抽搐、骨折、骨痛、肢体溃烂、心血管病变。高磷血症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软组织、血管、心脏瓣膜钙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肾性骨病常见的症状有骨痛、肌痛、肌无力、行走困难,甚至翻身都困难,有的患者可变矮数厘米至十余厘米,骨骼变形、病理性骨折,骨骼外钙化(心血管钙化、软组织钙化),主观感觉不适等。
降磷药:碳酸司维拉姆、碳酸镧。
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
补钙药:碳酸钙D3、醋酸钙。
降甲状旁腺激素:西那卡塞。
四、补充:不得不提的药物是左卡尼汀。每次透析会透析出体内的肉毒碱,因此需要应用左卡尼汀。可改善营养不良、疲劳乏力、抽筋、低血压等症状。
药物的应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定期复查,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如血常规、血磷、血钙、甲状旁腺、白蛋白等。
本文是张国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