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节病的物理治疗——热疗法
一、简单热敷法
该方法由于取材简便,物美价廉,易于实行,在物理治疗中使用很广泛。通常可将热敷袋或毛巾浸于≤80℃的热水中,使用时稍拧干毛巾,置于需要加热的患处。热敷的时间通常为15~20分钟,每天2-3次。也可使用毛巾包裹热敷袋、暖水袋、热水瓶等;还可自行购买使用热敷贴,其可以持续加热患处,不需要反复浸泡于开水中加热,操作简便,更容易坚持下来。此外,部分患者也可使用中药热敷。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建议热敷温度不要超过80℃,每次热敷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从临床反馈上看,大多数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似乎更喜欢热敷,但部分疼痛剧烈的患者,自觉热敷可能会加重疼痛,可以尝试冷疗,也可尝试冷热交替治疗。
二、石蜡疗法

1、物理性质
石蜡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为白色或黄色半透明无色的固体,无臭无味,熔点为30~70℃,沸点为350~360℃。医用高纯度石蜡熔点为50~54℃。熔化的石蜡冷却凝固的过程释放大量热能。石蜡具有可塑性和黏滞性,在冷却过程体积逐渐缩小。
2、治疗作用
(1)温热作用:石蜡的热容量大,导热性小,没有热对流,冷却时放出的大量热能(熔解热或凝固热),敷于人体后,局部温度可升高8~12℃,且温度下降很慢,在60分钟内仍保持一定的温度。蜡疗区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明显。蜡疗的热透入可达皮下0.2~1.0cm。
(2)消炎、镇痛、缓解肌肉痉挛作用:由于蜡疗具有较强而持久的热透入作用,故有利于血肿的吸收,加速水肿消退,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新陈代谢,具有消炎作用。
(3)机械压迫作用:由于石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及黏稠性,能与皮肤紧密接触。在冷却过程中,其体积缩小,对皮肤及皮下组织可产生柔和的机械压迫作用,既可防止组织内淋巴液和血液渗出,又能促进渗出物的吸收。
3、适应证
石蜡疗法适用于治疗关节盘后区损伤;咀嚼肌痉挛;各类疼痛性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性改变。
4、治疗方法
(1)方法一:可购买医用石蜡500g,放在铝制或搪瓷茶盘内用小火使之完全熔化,(也可使用电磁炉、电饭锅等加热,注意小火低温慢慢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熔化,便面粘锅糊锅;还可以使用隔水加热,用双层锅,外锅盛水,内锅放蜡,加热熔蜡)停火使之降温。可向盘内加凉水,因其比重大于蜡重,流到盘底可使底层的蜡与表层蜡同时凝固,在外周凝固而中心还是熔化状态时,取出“蜡饼”,迅速敷于治疗部位,外用干毛巾保温30~60分钟。石蜡可以反复使用。
(2)方法二:将已熔化石蜡放入塑料口袋中,约占塑料口袋容量的1/3排除空气,把口封好(也可网购医用蜡疗袋,简单便捷),蜡疗时将蜡袋放在100℃开水中浸泡加温(也可使用蒸锅小火蒸煮熔蜡),然后将其冷却至半熔化状态取出敷于需治部位即可。

5、注意事项
(1)温度太高或时间过久,可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而加重症状,甚至可引起局部烫伤,应注意避免。长期反复使用可能因组织变性引起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2)石蜡治疗前应清洁治疗区皮肤,除去汗液、污秽等,有毛发处必要时可涂凡士林或剃去。
(3)石蜡需要用水浴加热。熔点为52~55℃的医用石蜡,可加温至60~65℃,超过100℃易使石蜡氧化变质,可能刺激皮肤产生皮炎,并影响石蜡的可塑性与黏滞性。
参考文献:
[1]谷志远,傅开元,张震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梁新华,李晓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诊疗解析[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本文是刘一帆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