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中暑 >

中暑介绍,什么是中暑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不同阶段中暑,症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典型症状

先兆中暑 常见的先兆中暑表现有头晕、头痛、多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四肢无力等,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轻症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表现外,体温可达 38℃ 以上,可伴有皮肤灼热、面色潮红、大量出汗,有的还可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四肢湿冷、脉搏增快等。 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活动中或活动后发生痛性肌肉痉挛,好发于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及腹部。患者出现此情况,可能与体内钠离子严重缺失及过度通气有关。 热衰竭:患者可有头痛、极度口渴、大汗、乏力、恶心呕吐、体温高等表现,甚至出现明显脱水征,如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心动过速等。热衰竭常见于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此外,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也容易发生。主要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有关。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机制及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劳力性热射病:可迅速发生,表现为高热、多汗或无汗、心率快、抽搐、昏迷等。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常于重体力劳动、炎热天气进行体育运动或军训时发病。主要是因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导致。 非劳力性热射病:可在数天之内发生,多数患者可有如下表现:皮肤干燥(早期可湿润)、高热(直肠温度不低于 41℃)、惊厥、意识模糊甚至无反应、休克等。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所致。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急性肾衰竭、肝衰竭、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并发症

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相对较轻,及时处理常常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变为重症中暑。 对于重症中暑,由于体温过高,直接损伤细胞,引起酶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膜稳定性丧失和有氧代谢途径中断,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查看百科详情
推荐医生 19位 推荐医院 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