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液与藿香正气水
庞福佳副主任药师 广元市中医医院 临床药学
高温易中暑,当心热射病!
姚娓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科
如何防治中暑?
贾钰华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中暑知识知多少
徐峰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综合科
喝中药能喝绿豆汤吗?
高玉伟副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肾内一科
针灸疗法之三棱针
肖咏副主任医师 汕大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中暑抢救的方法,抢救及时可以挽回生命
胡洋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呼吸科
夏季常备小药箱之一 藿香正气软胶囊
魏睦新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一般治疗
主要针对于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热痉挛与热衰竭: 立即将患者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处或有空调的房间休息,口服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及对症处理即可恢复。 疑有低血压、休克循环衰竭倾向时,可酌情静脉补给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和氯化钾。体温升高者可物理降温。紧急处理
热射病:预后严重,死亡率达 5% ~ 30%,故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快速、有效、持续降温:在 30 分钟内迅速将肛温降至 39℃ 以下,2 小时内降至 38.5℃ 以下。 目标温度管理:维持目标温度,降温治疗的目标温度应略高于正常体温。核心温度管理的目标是维持直肠温度在 37.0℃ ~ 38.5℃。高于目标温度,继续降温治疗;达到目标温度,持续监测体温,避免体温过低或再次升高。 可供选择的降温方法(但不限于): 体外降温:电扇、空调等蒸发降温、冷水浸泡、冰敷、降温毯降温等。 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净化或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药物降温: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有调节体温中枢功能、扩张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是协助物理降温的常用药物。剂量 25 ~ 50 毫克加入 500 毫升补液中静脉滴注 1 ~ 2 小时。用药过程中需观察血压,血压下降时应减慢滴速或停药,低血压时应肌内注射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或其他 α 受体兴奋剂。药物降温目前无足够证据支持。对症治疗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 有效控制躁动和抽搐。 补液滴注速度不宜过快,用量适宜,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心力衰竭。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休克者可用升压药,心力衰竭者可用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 对于疑有脑水肿的患者,可使用甘露醇脱水。 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可进行血液透析。 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应用肝素,需要时加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