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志恒 三甲
黄志恒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消化科

1月大婴儿反复吐奶、体重不长,怎么回事?

3317人已读

上个月,门诊上有一个罕见的病例,今天分享给大家。

01
李宝宝呕吐
一个1月大的婴儿李宝宝,来自江苏某地。
李宝宝吃奶后容易呕吐,体重长得慢。家长在当地儿科门诊看了好几次,当地医生说可能是“胃食管返流”,让吃完奶拍饱嗝,又开了一些益生菌调理肠胃,但没有什么效果。当地儿科医生又怀疑“牛奶蛋白过敏”,改为氨基酸配方粉喂养,仍然没有效果。
家人很着急,于是就预约了我的门诊。
0 2
什么原因呢?
李宝宝一家一大早就来到我门诊,在诊室门口等待。
我让家长把孩子放到检查床上,一边体检,一边询问病史。
婴儿吐奶原因很多,分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
胃食管返流:主要是贲门功能发育不全,容易出现胃食管返流。喂奶后抬高体位,拍饱嗝减少胃胀气,宝宝大一点加稠食物,呕吐会好转。
病理性的包括以下几个——
胃食管返流病:胃食管返流太严重就会出现严重后果,例如食道炎,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或呼吸系统并发症
牛奶蛋白过敏:这方面在我的科普文章里提过很多次,想了解的话可以搜一下,这里不占用篇幅了。
乳糖不耐受:大便酸臭稀薄、泡沫多,口腔味道发酸,婴儿多屁、容易打嗝吐奶等。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从食管到胃再到肠,先天发育出现了问题,不通畅了,容易呕吐。我们老祖先说过一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怎么想怎么有道理。
李宝宝出生10天就吐奶,吃奶后就容易呕吐,时间数小时不等,近期吐奶时间开始有点频繁,但是没有呕吐咖啡色血液。出生体重4公斤,过了1个多月了,体重才4.1kg,仅仅长了100克(注: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体重平均每天可以增加30~40克,如果满月增重不足600克,需要及时就诊)
我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根据孩子症状和近期的检查结果一一排除。
最后,我锁定两种情况:胃食管返流病或者消化道畸形。在没有证据之前,我一时难以下结论,于是开了一些检查。
0 3
原来是这个病

李宝宝的B超报告显示肥厚性幽门狭窄。

李宝宝爸爸问,什么是肥厚性幽门狭窄?
幽门肥厚引起婴儿先天性外科疾病,肥厚的幽门严重时引起胃的出口梗阻,小宝宝们容易反复呕吐,体重不增。
李宝宝爸爸问,幽门肥厚有什么症状?
多见于出生3~6周宝宝,吃奶后不久就容易呕,呕吐物不含胆汁,呕吐后新生儿有饥饿感,还想再吃。
随着呕吐越来越严重,会吐血,会脱水、低氯性碱中毒(因胃酸吐了出来,酸碱平衡失调了)和营养不良

体检时候,有的宝宝右上腹可以摸到一个橄榄样的幽门肿块。

李宝宝爸爸问,为什么他家宝宝会得这个病?
目前原因不清,可能与环境、饮食、基因、妈妈孕期使用过某些大环内酯类药物有关。一千个宝宝里面大约有两个宝宝会患这个病。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检查的标准包括幽门直径大于1.4cm,壁厚大于4mm,幽门管长度大于1.6cm。也可选择钡剂上消化道检查(UGI),以证实诊断。
李宝宝爸爸问,这个病怎么治?

外科手术治疗,以前是Fredet-Ramstedt幽门切开术,现在有内镜球囊扩张和腹腔镜幽门肌切开术。

门诊看多了,许多宝宝家长问的问题都是这个模式,宝宝得了什么病(What)?为什么会得这个病(Why),如何治疗(How)?
消化科有时碰到呕吐、不吃奶、体重不增的小宝宝,最后发现不是消化科的疾病。这需要多年临床的跌打滚爬,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0 4
后续
我和小儿外科的同事联系了一下,得知李宝宝已经被收到病房去了。又过了几天,医院给李宝宝做了腹腔镜微创治疗,没多久,孩子就病愈出院了。我感到很开心。
救人无数,但求内心无悔
科普万家,只为众生平安
黄志恒
黄志恒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