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代军涛 三甲
代军涛 主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海海小科普---甲胎蛋白(AFP)居高不下 当心肝癌找上你

1199人已读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胆外科代军涛


胰路向前

编者按:快递员小马最近在单位例行体检中发现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开始小马没有当回事,以为是长期熬夜、喝酒所致,休息一段时间后,小马又去医院复查了甲胎蛋白(AFP),结果还是明显升高,医生建议小马去查一下肝脏增强磁共振,怀疑有肝癌可能。小马吓坏了,自己一点感觉也没有,这么年轻可能得肝癌吗?磁共振结果出来,果真如医生所料,是早期肝癌。小马赶紧请了假,住院接受了手术治疗,主刀医生说,幸亏发现及时,肿瘤不大,切除得很干净,小马术后恢复的挺好,现在又正常上班了。那么,甲胎蛋白(AFP)升高一定就是肝癌吗?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甲胎蛋白(AFP)和关系。

1


肝癌的流行病学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1],原发性肝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12-18%,好发于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从世界范围来看,肝癌是第四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六位。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病例和因肝癌死亡病例,中国均占50%左右。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截至到2030年将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肝癌。在美国,从2000年到2016年肝癌的死亡率增加了43%(从7.2‰增加到10.3‰)。肝癌是仅次于胰腺癌的第二大致命性肿瘤。而在我们中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广泛普及的乙肝疫苗接种计划。

2


甲胎蛋白(AFP)为何物?


甲胎蛋白.jpg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也是一种胚胎性相关蛋白。胎儿肝脏是合成AFP的主要场所,胎儿出生18个月后其水平逐渐下降,健康成人血清AFP水平低,但肝细胞恶变后可获得重新表达能力,在肝癌患者血液中其水平会升高,对于高危人群可动态监测血清AFP水平,从而早期发现肝细胞肝癌,到达早期诊断的目的。AFP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肝细胞肝癌最常用、最重要的标志物之一。甲胎蛋白(AFP)在诊断肝癌中的作用在逐渐弱化,因为肝癌中AFP阳性患者只占70%,也就是还有30%肝癌患者AFP是阴性的,也就是说有1/3肝癌患者AFP是正常的。中国的肝癌指南诊断标准还有提及AFP,国外的肝癌指南诊断标准中已经剔除AFP。在我国肝细胞肝癌相关指南中,AFP仍是唯一被推荐用于诊断该病的肿瘤标志物[2],其诊断临界值为400ug/L。但由于在肝细胞肝癌外其他疾病中也存在AFP升高的现象,故需排除活动性病毒性肝炎、胚胎相关性肿瘤及妊娠等。肝癌血清学标志物除了AFP外,还有AFP异质体(AFP-L3),维生素 K缺乏或拮抗诱导蛋白(PIVKA),谷氨酰胺合成酶、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glypican-3, GPC3)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3]


3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AFP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肝癌,活动性病毒性肝炎、畸胎瘤及妊娠等情况下AFP也会升高,再者,也并非所有肝癌患者AFP都升高,大约1/3肝癌患者AFP是正常的。另外确诊肝癌的检查方式是肝脏增强CT或肝脏增强磁共振。肝脏CT平扫和肝脏B超只能作为肝脏疾病的初筛检查,并不能确诊肝癌哦。



参考文献

(在框内滑动手指即可浏览)


[1]Villanueva 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N Engl J Med, 2019, 380(15): 1450-1462.

[2]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02):121-138.

[3]Yang J.D., Heimbach J.K. New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BMJ, 2020, 371(m3544.


更多医学科普知识可以关注海海公众号“胰路向前”




代军涛
代军涛 主治医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