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海给您讲述肝移植手术的历史
星期六
2023年03月04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胰路向前,功不唐捐!
谨以此文纪念Starzl去世6周年!
胰路向前
djt40117编者按 :海海前面写了一篇 《djt40117出品/海海给您讲述胰腺手术的前世今生 》, 受到许多小伙伴的关注,关于医学史、手术史的话题海海一直很感兴趣。今年3月4日是“肝移植之父Thomas Starzl”去世6周年的日子,海海在朋友圈看到很多朋友在晒纪念Starzl的文章,深受感动,于是找了一些关于Starzl的传记和肝移植的文献看了看,做了一些笔记,写了一些读后感,以此纪念Thomas Starzl教授!
Starzl曾经曰过“what was inconceivable yesterday, and barely achievable today, often becomes routine tomorrow.海海译: 昨天不可想象之事,今天勉强可行之事,明天往往会变成例行公事。 ”肝移植的历史最好的诠释了这句话。1958年,Starzl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开始了他的实验性肝脏移植研究,当时的批评者认为肝移植是一种幻想,如同人类登月计划一样难以实现。当时的传统观念认为:把一个人的器官移植到另外一个人身上,说得好听一点: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说得难听一点:这是不道德的行为!虽然肾脏移植为 “器官移植 “的“可能实现”打开了一扇门, 但真正成为器官移植创新背后驱动力的是肝脏移植,最终推动整个器官移植领域发展的也是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推动了免疫学的发展(特别是免疫排斥反应机理、免疫抑制剂的发现),器官保存液的改进,以及麻醉和重症监护室护理的进步。为肝脏移植而进行的研究和动物模型的建立,也为后续其他腹腔器官的移植奠定了基础。
Srarzl早期的一系列肝移植试验失败似乎也证实了批评者的想法。但是,Starl这个如同神一般的男人,没有放弃他的努力,而是利用坚忍不拔的毅力,乐观进取的精神,攻克了肝移植历史上一个又一个难题,如同人类最终登月成功,Starzl最终也将肝移植从幻想照进现实,造福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患者。Starzl在肝移植历史上的贡献,无论如何评价都不算过分!英国免疫学家、皮肤移植专家诺奖得主Peter B. Medawar说过“good scientists study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they think they can solve’.海海译: 好的科学家研究他们认为可以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Starzl就是这样的伟大科学家,他仅凭一己之力就解决了实体器官移植领域的大部分问题。”
全世界没有一个移植外科医生没有受到他工作的影响。Starzl就是这样一个牛人!

海海 概述:器官移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在四大文明古国(古罗马、印度、埃及和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都有关于器官移植的记载。例如,公元前12世纪,印度就有将大象的头移植到一个被神误砍头的小男孩身上的神话传说。
中国古书《列子》记载,公元前255年神医扁鹊给2名士兵进行了心脏置换手术[1]。公元2世纪,中国外科医生华佗提出过“器官移植”的概念,他主张用健康的器官替换生病的器官,从而挽救病人的生命。
公元3世纪,在意大利罗马,两位基督圣徒Cosmas和Damian截去了一位患有气性坏疽的右下肢,并用一个死去黑人的健康右腿代替了它[2]。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可见,器官移植的idea深入人心,自古就有。
有这种想法并不令人奇怪,重要的是如何把想法变成现实。这其中走过了很长一段路。
Starzl曾经曰过“It was all nothing but a kind of a wild science fiction at the beginning, but as realistic as the dream of putting a man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was at that time. They both did not sound like anything very rational, but they both turned out to work at around the same time。海海译:肝移植在一开始的的时候就像科幻小说一样狂野,但就像当时把人类送上月球一样变成了现实。肝移植和人类登月这两件事情听起来都那么不合常理,但事实证明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得以实现。” 这段话的背景是:1967年,Starzl进行了第一例成功的人类肝移植手术(1963年的人类第一例肝移植手术失败),两年后,1969年阿波罗登月成功。
肝脏移植从幻想变成现实,需要解决5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肝脏生理学的了解,第二,移植手术流程的确定,器官保存液的发明,第三,免疫抑制剂的发明,第四,可以被大众接受的移植后生存率,五,移植器官的获取及器官公平分配相关的伦理学问题。这5个问题就像5个拦路虎一样,任何一个问题解决不了,肝移植就是幻想,无法变成现实。肝移植的历史就是这5个问题解决的历史。
在医学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走到了辉煌的今天。因此,在肝移植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串串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是:Thomas Starzl,Peter Medawar,Roy Calne,Henri Bismuth, Rudolf Pichlmayr等等!他们 造福于人类的功绩永远被后人所铭记。本文对此稍作整理,海海水平有限, 难免挂一漏万 ,还请聪明如你的小伙伴们批评指正。

公元前1550年
第一个关于器官移植的文字记载是埃及医生用皮肤移植治疗烧伤,Ebers Papyrus(公元前1500年)描述了古埃及医生的壮举[3]。

The Ebers Papyrus(公元前1500年)首次描述器官移植:皮肤移植治疗烧伤。
公元前600年
印度外科医生Sushruta在公元前600年完成了第一例鼻子整形手术,其中包括全层皮肤移植[4]。

苏斯鲁塔(Sushruta,约公元前7或6世纪)是古印度的一位外科医生,首次发明“鼻子整形术”,因发明和发展外科手术而被誉为 “印度医学之父 “和 “整形外科之父“。
1597年
意大利的外科医生Gaspare Tagliacozzi (1545-1599)接受并改进了Sushruta的鼻子移植技术,他用病人自己的胳膊皮肤移植重建了一个鼻子并存活[5]。

加斯帕尔·塔利亚科齐(Gaspare Tagliacozzi,1545-1599),意大利-博洛尼亚-整形外科医生,因“鼻再造手术”闻名世界。

Tagliacozzi发明的“鼻再造手术”。
1742年
器官移植史上的关键开拓者之一是苏格兰外科医生约翰·亨特(John Hunter,1728~1793),他进行了将小块组织移植到动物体外身体部位的实验[6]。

1906年
法国外科医生Mathieu Jaboulay尝试了第一次异体移植,将猪和山羊的肾脏移植到人体内,向实体器官移植迈出了重要一步。不幸的是,这些肾脏很快就出现血栓,移植试验失败[7]。但是他的学生Alexis Carrel随后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创了大局面。

马蒂厄-雅布莱(Mathieu Jaboulay,1860-1913)法国著名外科医生,因开创多种新的手术方式,以及血管吻合技术而闻名,他培养的学生Alexis Carrel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908年
Jaboulay的学生Alexis Carrel发明了血管吻合技术[8],并着手研究了移植器官保存液[9],这都为后来器官移植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Alexis Carrel也因血管吻合技术的独创贡献在1912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医学奖很少授予外科医生,而因手术操作技术而获诺奖,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便强如Starzl,终身也与诺奖无缘。

Alexis Carrel(1873~1944),法国血管外科专家,因血管吻合技术荣获1912年诺奖。
器官移植的手术操作壁垒在于血管吻合技术,这个难题解决之后,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手术移植成功后,医生们马上就会发现,因为“生物学不相容”出现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器官不能存活。器官移植陷入沉寂。
曙光再现
器官移植因免疫排斥反应而告失败,沉寂多年后,终于迎来曙光,他就是英国免疫学家Peter Brian Medawar。

器官移植的成功离不开免疫学的发展,而免疫学的进步几乎就是器官移植专家在后面鞭打、倒逼而促成。手术做的好好的,病人确死了。巨大的现实需求逼迫着免疫学家们查找移植排斥反应原理,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器官移植领域,大部分的诺贝尔医学奖也是授予了免疫学家,授予外科医生的极少。Peter Medawar和他的学生Frank Burnet发现免疫系统在器官移植“生物学不相容”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因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在1960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eter Medawar和他的学生Frank Burnet因免疫学上巨大贡献而获得1960年诺贝尔医学奖。
器官移植首先在肾脏移植取得突破

由于肾脏解剖相对简单,器官移植最先取得成功的是在肾脏移植。肾脏移植最初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然后在人体身上进行,最初使用异种移植,后来使用同种移植[10]。
1933年4月3日,乌克兰的Yurii Voronoy医生进行了第一次人类同种异体肾脏移植[10]。他从一个60岁的已故捐赠者身上取下一个肾脏,并将其移植到一个26岁的汞中毒妇女身上。虽然移植的肾脏确实产生了一些尿液,但并没有持续发挥作用,原因主要是ABO血型不容,热缺血时间过长(6小时),以及缺乏免疫抑制剂[10]。

尤里-沃罗诺伊(Yurii Voronoy,1896-1961),乌克兰外科医生,因完成世界首例人同种异体肾移植闻名于世。

Voronoy领衔的世界首例肾移植团队,1933年。
第一例肾移植以失败而告终。在20世纪50年代,肾脏移植成为一种成熟的外科手术,但移植排斥反应仍然很普遍,主要原因是缺乏可靠的免疫抑制剂。有失败就会有成功,在免疫排斥反应问题未解决之前,人类想到了同卵双胞胎,下面轮到Murray出场了!
1954年
波士顿布里格姆医院的Joseph Murray医生和他的团队利用同卵双胞胎作为供体,成功进行了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肾脏移植的接受者用他兄弟的肾脏又活了8年。这次移植的结果表明了在同卵双胞胎之间器官移植的好处,从而避免了排斥反应造成的移植失败。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器官移植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约瑟夫·爱德华·默里(Joseph Edward Murray,1919-2012),美国整形外科医生,他于1954年12月23日为同卵双胞胎Richard 和 Ronald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人类肾脏

1954年,在第一次成功的肾移植手术后,Murray医生和他的外科医生团队带着同卵双胞胎理查德(左下)和罗纳德·赫里克(右下)。理查德接受了他哥哥健康的肾脏。
终于轮到人类肝脏移植开场(1952年)
肾脏移植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对其它实体器官移植热情。因此,人类器官移植项目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蓬勃发展。

1952年,意大利米兰大学外科学教授Vittorio Staudacher做了一系列的实验,首次详细描述了狗的肝脏移植技术[11]。此前,这一荣誉归功于奥尔巴尼医学院的C. Stuart Welch博士[12]。

托里奥·斯图达切尔(Vittorio Staudacher,1913-2005),意大利米兰外科医生,1952年用狗做肝移植动物模型,为人类肝移植做了开场。他在世界肝移植界的地位,类似于夏穗生在中国肝移植的地位。中国人开始做类似的事情,已经到了1973年。
肝移植动物模型阶段(1955年~1963年)
1955年, C. Stuart Welch博士在狗的下腹部植入一个新的肝脏,从此开启肝脏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12]。

C. Stuart Welch(1909-1980),美国纽约外科医生,1955年因最早施行狗的同种异位肝脏移植动物实验而闻名于世,后经专家考证,这个“最早”由Staudacher取代,Staudacher行肝移植动物实验的时间是1952年。
1958年,Francis D. Moore等人在动物狗身上建立了原位肝移植的标准操作技术[13],Jack Cannon 和 William P. Longmire也在狗身上建立肝移植动物实验,肝移植动物模型蓬勃发展[14],为后面人体肝移植奠定手术操作流程和规范。
1960年,人类已经在狗身上建立腹腔多器官移植模型[15, 16]。

1955年,Welch报道狗肝移植模型示意图,在此阶段,肝移植动物实验蓬勃发展,为后续人体肝移植实战奠定手术技术基础。

海海总是很八卦,好奇肝移植起始动物实验阶段,众大佬都不约而同选择了狗而不是猪作为实验对象?ChatGPT给出了答案。
1963年03月01日(肝移植迎来历史性时刻,世界将铭记这一天)
1963年3月1日,世界将铭记这一天。“现代移植之父” Thomas Starzl[18]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尝试了人类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患者是一名患有胆道闭锁的3岁儿童,术中因无法控制腹腔出血而死亡,接下来的两次类似手术同样以失败而告终[18]。到1964年1月为止,还有其它几次人类肝移植的尝试:Starzl做了四次,Francis Moore在美国波士顿做了一次,Demirleau在法国巴黎做了一次----这是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次人类肝移植记录。由于没有一个患者肝移植术后能存活超过一个月,所以,1964年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全球暂停人体肝移植尝试。
免疫学的发展速度,没有赶上移植外科的发展速度。这是移植外科暂时停摆的根本原因。所以,和谐发展很重要,跑得太快容易扯到蛋!



肝移植术式发展沿革。
1967年
有失败,就会有成功。
1967年7月27日,Starzl为一名19个月大的肝细胞癌女孩成功进行了肝移植手术,人类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期首次超过1年[19],小女孩13个月后死于肝癌复发,这标志着人类第一例肝移植手术成功。
20世纪80年代,Starzl在匹兹堡大学建立了肝移植项目,对手术移植技术、器官保存液、免疫抑制剂和临床处理流程进行了完善,为人们接受器官移植铺平了道路。由于Starzl在器官移植领域的杰出贡献,他被誉为“现代移植之父”“肝移植之父”。

托马斯·厄尔·斯塔兹尔(Thomas Earl Starzl, 1926–2017): 现代移植之父。

2017年3月04日,Starzl去世,5月4日世界著名期刊《science》专栏撰文悼念Starzl,纪念他伟大的一生。目前,世界上超过90%的移植外科医生都是Starzl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也就是说在器官移植领域,Starzl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2017年5月4日世界著名期刊《science》专栏撰文悼念Starzl教授。
以下为复制ChatGPT的原文:
Thomas E. Starzl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和器官移植专家,他的工作和成就对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严格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对每一个患者的关注和关怀,都深深地影响了许多人。他以其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慷慨的个人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地患者、同事和朋友们的尊重和崇敬。
此外,Starzl也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和导师。他一直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移植外科医生和研究人员,并将其视为自己事业中最重要的部分。他的教育方法是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鼓励学生们在思想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和突破。
然而,Starzl更为人们所称道的,并不仅仅是他的科学成就,更是他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个极其谦虚、善良、勤奋、坚韧、坚持不懈追求完美的人。在他长达六十多年的医学生涯中,他一直关注着移植领域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并且尊重和爱护每一个患者。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将慈善和关爱融入到医学实践中。
总之, Starzl的生平是医学史上一个伟大的篇章,他的贡献不仅在肝移植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同时也在许多其他医学领域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赞扬。他的离去是医学界的巨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和成就将永远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他的名字将永垂不朽!


1992年,匹兹堡大学出版社出版Starzl的自传《The Puzzle People: Memoirs of a Transplant Surgeon. 》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Starzl的自传
1992年,匹兹堡大学出版社出版Starzl的自传《The Puzzle People: Memoirs of a Transplant Surgeon》,中文版1996年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郭北海翻译,汤钊猷院士作序,中文名为《组装人:一位移植外科医生的回忆录》。

1996年,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Starzl自传,中文名译为《组装人:一位移植外科医生的回忆录》,郭北海翻译,汤钊猷院士作序。
海海在读博士研究生的时候,汤院士已经不给研究生开课了,因此海海没有上过汤院士主讲的课,但在学校常常会看到汤院士,汤院士的报告那是一定会去听的。印象中汤院士报告中没有讲任何肝脏外科的技术问题,主要谈的是肝脏外科与哲学方面的大问题,还有就是肝脏外科国家战略,外科医生的家国情怀,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可惜当时海海没有听懂。
Starzl的自传中文版原文我无缘看到,可能已经绝版。但我在网上看到了汤钊猷院士为本书写的序言,读后仍然深受感动,复制黏贴于此,与君共赏。
《组装人--一位移植外科医生的回忆录》中译本序
本书作者斯塔泽和我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83年,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现代肝病学奠基人Hans Popper刚好80寿辰,他邀请了世界肝病学界知名人士到他家作客。我有幸在被邀之列,并见到斯塔泽。我久闻其盛名,因为他是肝移植的创始人,我们交谈不多却印象深刻,他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又不露于言表的人。
有人说他是工作狂,话说回来,历史上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与进步,哪一件不是出自“工作狂”之手的呢?正是这个“狂”字,推动着历史,推动着科技进步。我从事肝癌研究工作,每当写到肝癌研究的历史发展时,总不会忘记1963年的两件大事,一件是Blumberg发现澳大利来抗原(即现在的乙型肝炎病毒,它与肝癌发病密切相关),另一件就是斯塔泽的肝移植。
斯塔泽的自传定名为《组装人--一位移植外科医生的回忆录》,用他自己的话说:“如今已有一些男的和女的组装人,他们了别人的心和肾,胰和肾,心和肺,或肝和心,其他更复杂的联合移植不久以后也会实现。”其实,“the puzzle people”一词可以是一语双关的,既可为“组装人”,也可以理解为“忘我追求真理的人”,“求索者”······这是一个寓意很深的书名。当我们浏览全书时,每一节都包含了不少哲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是永无止境的。
从斯塔泽开创肝移植以来已过了30年,肝移植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曾长久得到不肯定,因为预防排斥所用的免疫剂曾使肝癌复发更早出现。现在,情况已开始明朗,对小肝癌而言,肝移植的效果优于切除,因为肝移植不仅切除了癌,也切除了癌赖以发生的土壤--肝硬化。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惊讶地发现,作者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全书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引人入胜。书中隐藏着成功者的艰辛和喜悦,寓哲理于平凡之中。不久前他发现一个新的“嵌合现象”,一些肝移植多年后的病人,可以不再用抗排斥药而不被排斥,因为移入器官的细节与宿主细胞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不仅在实践上,且在理论上都将是重要的发现。
他曾患过肝炎(从事肝癌外科的人都易染此病),1990年又动过心脏手术,但当我1993年6月到匹兹堡访问时,他不仅主持了我的演讲,而且仍是那样地忙于工作,这本书解开了我对他的好奇心。我以为,这本书不仅可供从事器官移植研究者借鉴;对从事其他科学研究者来说,也有普遍意义;对普通读者来说,也不失为一本好的自传。
此书的中译本得以问世,要感谢郭北海先生,当我拿到本书的英文原版时,曾经担心能否如实反映书的真实原意,现在放心了,郭先生不仅精通英语,而且文笔流畅,相信读者读后一定能够领略到。
我们期望作者斯塔泽在他这本书的中译本出版之际,亲自到中国来与中国的读者见面。因为此书中译本出版之日,正是1996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召开之时。
汤钊猷
1995年7月6日
继往开来,肝移植继续向前推进!
1964年,日本Nakayama医生团队施行了亚洲首例同种异体人肝移植手术[20]。
1966年,抗淋巴球蛋白(ALG)先用于肾移植,然后后用于肝移植患者[21]。
1968年,脑死亡概念首次被世人广泛接受[22],这提高了肝移植患者术后生存率。
1968年,英国剑桥的外科医生Roy Calne和肝病专家Roger Williams启动了欧洲第一个肝移植项目,并报告了5个成功的肝移植案例[23]。
1969年,首次出版关于肝移植的教科书[24],也是在这一年,首例先天性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通过肝移植治愈[25]。
1970年,美国(Starzl)和英国(Calne)分别进行了近60例和28例的肝移植手术。

终于轮到中国出场了,1973年,中国肝移植元年
1973年,中国正处于文革,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夏穗生教授等率先开展了狗的肝移植动物实验,中国肝移植由此起步[26]。有学者把该年定义为“中国肝移植元年”。夏穗生教授被誉为“中国器官移植之父”,“中国肝移植拓荒者”。

夏穗生(1924年~2019年),中国器官移植之父,中国肝移植拓荒者、开创者。

1973年,中国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夏穗生教授、裘法祖教授开启“中国肝移植元年”。历史有时就是这样,当时看起来在《武汉医学院学报》发表的不起眼的动物实验报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另外在学术界,一切还是以论文发表,文字书写作为历史记录确定“第一”、“首例”,而不是靠传言、神话、谣言、传说。
1977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林言箴教授团队施行了我国临床首例同种异体人肝移植手术[27],论文于1978年发表在《上海医学》,患者术后存活54天,正式拉开了中国临床肝移植的序幕[28]。

由于中国肝移植相关历史内容较多,这一部分内容已经完成,将放在“胰路向前”微信公众号的下一篇,题目暂定为:“海海给您讲述中国肝移植简史”,敬请期待哦!
1979年,环孢素开启肝移植新时代
1979年,免疫抑制剂:环孢素首次应用于器官移植,其中包括2例肝移植患者[29]。
1980年,免疫抑制合剂:环孢素-泼尼松疗法首次应用于器官移植[30]。1981年,使用环孢素-泼尼松的肝移植患者一年存活率达80%[31]。
环孢素的应用在肝移植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在环孢素应用在肝移植之前,肝移植的1年生存率是20~40%,环孢素应用之后,肝移植的1年生存率提高到了70%。肝移植从此进入“环孢素时代”!环孢素在1989年之前一直被常规用于所有器官移植手术。

这三位大佬在环孢素应用到器官移植中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3年,全球器官移植中心雏形初现
1983年,全球建立了4个规模较大的肝移植中心:Starzl领导的美国丹佛、匹兹堡肝移植中心、Calne领导的英国剑桥国王学院、Pichlmayr领导的德国汉诺威,Krom领导的荷兰格罗宁根。这4个中心总结了540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表明:与未接受肝移植类似病人比较,接受肝移植病人的生存优势非常显著,从而奠定肝移植作为治疗所有终末期肝病(ESLD)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1984年,首次报道减体积小儿肝移植[32],截止到1984年,全球活跃的肝移植中心不超过20个。
1988 年,德国 Pichlmayr教授团队实施世界首例劈离式肝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将1个供肝的左外侧叶和扩大右三叶分别移植给1 例儿童和1例成人受体[33],一肝劈两半,救活2个病人。
1989年,Strong教授团队开展全球首例活体肝移植(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DLT)成功[34], 活体肝移植不仅扩大了肝移植捐献群体,有效缓解了器官捐献不足,也降低了患者等待供者期间的病死率。
1989年,首次报道包含肝移植的多器官移植成功[35]。
1989年,免疫抑制合剂:FK506(他克莫司)首次应用于器官移植[36],94年被批准用于肝移植手术。
1994年,首次报道活体志愿者捐献右半肝,成功移植给患者[37]。
1996年,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标准,“米兰标准”建立。
1999年,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被批准用于肝移植手术。

2002 年,Daniel Cherqui教授团队首次报道全腹腔镜下活体供肝切取肝左外叶应用于儿童亲体肝移植[38],两例供者分别为27岁女性和31岁男性,肝移植供者、受者术后皆恢复顺利,此2例成功案例的报道,表明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laparoscopic living donor liver resection, LLDLR)进入大众视野,标志着微创供肝切取时代的到来。
截至2009年,有美国有超过50,000名患者带着移植的肝脏正常生活。自第一例成功的肝脏移植以来,短短五十年间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截止到2010年,全球有超过80多个国家建立了肝脏移植中心,其中欧洲有142个肝脏移植中心,美国有129肝脏移植中心。
2012年拉斯克-德贝吉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Thomas Starzl和英国剑桥大学的Roy Calne,以表彰他们在肝移植领域所作的贡献,这是医学界除诺奖之外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据估计,肝移植手术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拯救了超过2万条生命。
2012年,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团队报道全球首例完全机器人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术( robotic living donor hepatectomy, RLDH)[39]。
2013年,全球有超过80个国家开展肝移植手术。
2017年3月4日,Thomas Starzl去世,享年90岁,我们在肝脏移植方面的成功和进步都归功于他的毅力、坚韧和远见。世人将会永远怀念他!

2021年,全球首例全腹腔镜下肝移植手术成功
2021年07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Kyung- Suk Suh教授团队报道全球首例全腹腔镜下肝移植手术[40],手术先用5个“trocar“小孔全腹腔镜下切除患有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病肝,然后作耻骨上隐蔽切口将病肝完整取出(没有碎裂肝脏),然后患者24岁儿子提供右半肝,也从耻骨上切口将供肝放入患者腹腔,然后在全腹腔镜下完成肝移植手术。腹腔镜切除病肝所需时间为369分钟,总手术时间为960分钟。患者住院时间11天,术后恢复良好。这又一次让人惊叹腹腔镜的无所不能,微创理念再次震惊世人!

全球首例腹腔镜下肝移植手术成功,将开启一个新时代吗? 至此,腹部最复杂的手术:肝移植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已经在腹腔镜下完成。微创的神话还将继续。
尾声(海海的遗憾)
(略)
最后,关于中国肝移植的历史,文献也非常之多,我们期待下一篇“海海给您讲述中国肝移植简史”
参考文献
[1] Kahan B.D. Pien ch‘iao, the legendary exchange of hear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modern era of cyclosporine [J]. Transplant Proc, 1988, 20(2 Suppl 2): 2-12.
[2] Kahan B.D. Cosmas and damian revisited [J]. Transplant Proc, 1983, 15(4 Suppl 1-2): 2211-6.
[3] Paul C.N. skin grafting in burns [J]. Wounds, 2008, 20(7): 199-202.
[4] Singh V. Sushruta: The father of surgery [J]. Natl J Maxillofac Surg, 2017, 8(1): 1-3.
[5] Zimbler M.S. Gaspare tagliacozzi (1545-1599): Renaissance surgeon [J]. Arch Facial Plast Surg, 2001, 3(4): 283-4.
[6] Martin C.E. John hunter and tissue transplantation [J]. Surg Gynecol Obstet, 1970, 131(2): 306-10.
[7] Laios K., Bontinis V., Bontinis A., et al. Mathieu jaboulay (1860-1913) and his innovations in vascular and general surgery [J]. Surg Innov, 2020, 27(1): 120-123.
[8] Carrel A. Landmark article, nov 14, 1908: Results of the transplantation of blood vessels, organs and limbs. By alexis carrel [J]. JAMA, 1983, 250(7): 944-53.
[9] Schlich T. The origins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J]. Lancet, 2011, 378(9800): 1372-3.
[10] Barker C.F., Markmann J.F.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ransplantation [J].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2013, 3(4): a014977.
[11] Busuttil R.W., De Carlis L.G., Mihaylov P.V., et al. The first report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 [J]. Am J Transplant, 2012, 12(6): 1385-7.
[12] Starzl T.E. The saga of liver replacement,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reciprocal influence of liver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1955-1967) [J]. J Am Coll Surg, 2002, 195(5): 587-610.
[13] Moore F.D., Wheele H.B., Demissianos H.V., et al. Experimental whole-organ transplantation of the liver and of the spleen [J]. Ann Surg, 1960, 152(3): 374-87.
[14] Moore F.D., Smith L.L., Burnap T.K., et al. One-stage homotransplantation of the liver following total hepatectomy in dogs [J]. Transplant Bull, 1959, 6(1): 103-7.
[15] Starzl T.E., Kaupp H.A., Jr. Mass homotransplantation of abdominal organs in dogs [J]. Surg Forum, 1960, 11(28-30.
[16] Starzl T.E., Kaupp H.A., Jr., Brock D.R., et al. Homotransplantation of multiple visceral organs [J]. Am J Surg, 1962, 103(219-29.
[17] Starzl T.E., Marchioro T.L., Waddell W.R. The reversal of rejection in human renal homografts with subsequent development of homograft tolerance [J]. Surg Gynecol Obstet, 1963, 117(385-95.
[18] Starzl T.E., Marchioro T.L., Vonkaulla K.N., et al. Homotransplantation of the liver in humans [J]. Surg Gynecol Obstet, 1963, 117(659-76.
[19] Starzl T.E., Groth C.G., Brettschneider L., et al. Orthotopic homotransplantation of the human liver [J]. Ann Surg, 1968, 168(3): 392-415.
[20] Ng K.K., Lo C.M.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asi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Ann Acad Med Singap, 2009, 38(4): 322-10.
[21] Starzl T.E., Marchioro T.L., Porter K.A., et al. The use of heterologous antilymphoid agents in canine renal and liver homotransplantation and in human renal homotransplantation [J]. Surg Gynecol Obstet, 1967, 124(2): 301-8.
[22] A definition of irreversible coma. Report of the ad hoc committee of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to examine the definition of brain death [J]. JAMA, 1968, 205(6): 337-40.
[23] Calne R.Y., Williams 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man. I. Observations on technique and organization in five cases [J]. Br Med J, 1968, 4(5630): 535-40.
[24] Starzl TE. Experience in Hepatic Transplantation. Philadelphia, PA:WB Saunders Co.; 1969
[25] DuBois R.S., Rodgerson D.O., Martineau G., et al.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wilson‘s disease [J]. Lancet, 1971, 1(7698): 505-8.
[26] 夏穗生, 吴在德, 武忠弼, et al. 130例狗原位肝移植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 武汉医学院学报 [J]. 1978, 04): 1-6.
[27] 董方中, 林言箴, 唐步云, et al. 原位同种肝移植术(附一例报告) 上海医学 [J]. 1978, 09): 1-9.
[28] Mi S., Jin Z., Qiu G., et 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Achievement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J]. Biosci Trends, 2022, 16(3): 212-220.
[29] Calne R.Y., Rolles K., White D.J., et al. Cyclosporin a initially as the only immunosuppressant in 34 recipients of cadaveric organs: 32 kidneys, 2 pancreases, and 2 livers [J]. Lancet, 1979, 2(8151): 1033-6.
[30] Starzl T.E., Weil R., 3rd, Iwatsuki S., et al. The use of cyclosporin a and prednisone in cadav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J]. Surg Gynecol Obstet, 1980, 151(1): 17-26.
[31] Starzl T.E., Klintmalm G.B., Porter K.A., et 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use of cyclosporin a and prednisone [J]. N Engl J Med, 1981, 305(5): 266-9.
[32] Bismuth H., Houssin D. Reduced-sized orthotopic liver graft in hepatic transplantation in children [J]. Surgery, 1984, 95(3): 367-70.
[33] Pichlmayr R., Ringe B., Gubernatis G., et al. [transplantation of a donor liver to 2 recipients (splitting transplantation)--a new method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gment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J]. Langenbecks Arch Chir, 1988, 373(2): 127-30.
[34] Strong R.W., Lynch S.V., Ong T.H., et al. Successful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a living donor to her son [J]. N Engl J Med, 1990, 322(21): 1505-7.
[35] Starzl T.E., Rowe M.I., Todo S., et al. Transplantation of multiple abdominal viscera [J]. JAMA, 1989, 261(10): 1449-57.
[36] Starzl T.E., Todo S., Fung J., et al. Fk 506 for liver, kidney, and 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J]. Lancet, 1989, 2(8670): 1000-4.
[37] Yamaoka Y., Washida M., Honda K., et al. Liver transplantation using a right lobe graft from a living related donor [J]. Transplantation, 1994, 57(7): 1127-30.
[38] Cherqui D., Soubrane O., Husson E., et al. Laparoscopic living donor hepatectomy f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children [J]. Lancet, 2002, 359(9304): 392-6.
[39] Giulianotti P.C., Tzvetanov I., Jeon H., et al. Robot-assisted right lobe donor hepatectomy [J]. Transpl Int, 2012, 25(1): e5-9.
[40] Suh K.S., Hong S.K., Lee S., et al. Pure laparoscopic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Dreams come true [J]. Am J Transplant, 2022, 22(1): 260-265.
本文是代军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