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大基
徐大基 无职称
好大夫工作室 中医科

糖尿病与高粘血症及血栓

1171人已读

血粘度是血液粘稠度的简称,是反映血液粘滞性的指标之一。影响血液粘稠的因素主要有红细胞聚集性及变形性,红细胞压积、大小和形态,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

高粘血症,或称高粘滞血症,也称为血液高凝状态,是指血液过度粘稠、血流缓慢,造成以血液流变学参数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糖尿病合并血脂升高普遍存在,高脂血症可使血液的自身粘度改变。另外,增高的血脂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液粘度稠度更加增高。

研究表明:糖尿病血液粘度升高普遍存在而且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徐邵华,赵忠岩.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分析.吉林医学.2009年10月第30卷第19期:2250~2251】糖尿病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成高凝状态,改变血液流变学以及促进血小板启动等多种途径引起血栓及血栓栓塞性疾病【何艳综述.糖尿病合并血栓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139-145】。而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严重病变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

临床表现与诊断

糖尿病合并高粘血症早期并无特异性,但由于血液粘稠,流速减慢,血液中脂质便沉积在血管的内壁上,日久可引起管腔狭窄、供血不足,进而导致心肌缺血、脑血栓、肢体血管血栓等疾病的发生。病情进展可出现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

当血液中含有较多的异物,如血管内壁脱落的上皮细胞、附着于血管壁内又脱落的类脂质等,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就聚集在异物周围,并把它们包裹起来,这样便容易形成血栓,而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速度,加重血液的粘稠度。

当这些血栓增大或突然流入一根较细的动脉时,就会把血管堵塞,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导致脑梗死,心肌梗死、梗塞性脉管炎等。

诊断

早期高凝状态临床没有特别症状,因此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包括血浆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全血粘度进行检测。【辛勤,关红焱.凝血功能及全血粘度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30-31】

如果出现血栓及血栓栓塞性幷发症,则需要通过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多层螺旋CT及双源CT血管造影(CTA)、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磁共振、放射性核素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诊断。【与上相同——何艳综述.糖尿病合并血栓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139-145】

治疗

对于糖尿病合并血液高凝状态,临床必需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血粘度升高是糖尿病许多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基本原因。对血栓的治疗,首先强调血栓预防的重要性,合理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发生的风险。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凝聚、抗凝及溶栓等治疗。一般来说动脉血栓强调抗血小板治疗,静脉血栓强调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辅以手术、溶栓等治疗。

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使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患者的卒中风险显著降低。合理使用阿司匹林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与双嘧达莫合用,预防脑卒中复发,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如有药物过敏可以改用氯吡格雷。但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则可增加脑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需加以防范。

抗凝治疗主要选用低分子肝素、法华令等。如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或手术等措施可能是必要的。

中医治疗

糖尿病合并血液高凝状态属于中医“血瘀证”范畴。气虚不能推动血液的运行,阴虚则营血凝滞,运行受阻,而久病入络,痰浊血瘀互结,滞于肢体,血脉运行障碍等均是糖尿病血瘀证形成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多种中医病机均可导致血瘀证的形成。

如:

燥热血瘀:阴虚则生燥热,煎熬津液,津亏液少,不能载血运行而致瘀血内停。

气虚血瘀:气虚无力,气虚血行无力,脉道瘀阻,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末端麻木、疼痛表现。

阴虚血瘀:阴虚火旺,津亏液少则血液黏稠成瘀,即所谓阴虚血滞。

中药黄芪、丹参、鬼箭羽、肉苁蓉、水蛭、女贞子、黄精、红花及全蝎等在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改善脂代谢及改善糖尿病血瘀状态均有一定的作用【钱春,郭宏敏.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血瘀証研究进展.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第23卷第2期:24~25】。以上证型可配合选用中药三七粉口服,如每次1~3克,每日1~2次。

长期进食黑木耳对降低血粘度、改善血管状态有一定的帮助。一般可以每天吃5~10克,做菜做汤都可以。【参考:洪昭光.不生病的生活方式.中国盲文出版社.2009年2月第二版:15~16】

预防

●合理饮水:饮水要注意时机,如早晨起床前,每餐吃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如无特殊禁忌每天最好不少于2000毫升,在高温环境出汗多等情况下,更要及时补充水分,勿令身体缺水。

●清淡饮食 :按糖尿病饮食进行饮食管理,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及动物脂肪,少吃油炸食物,晚餐不宜多食荤腥厚味食物。多食山楂、黑木耳、大蒜、洋葱、青葱及蔬菜等高纤维食物,适量进食鱼类、大豆及豆制品及水果等。

●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及游泳等,可促进血液循 环。

●坚决戒烟:改变生活习惯,无条件戒烟。

●温水泡澡:水温需保持在适当的温度,如37°C,如无糖尿病神经及皮肤等并发症,温度可适当调高些,但不宜过高,如不要超过39°C。因为这个温度接近体温,血压不会急剧升高,血栓溶解物质变得活跃,血粘度得以改善。浸泡30分钟左右,微微汗出,亦不可过度出汗。泡澡与运动一样都是消耗热量的方式,热量消耗增加,脂肪就会减少,有条件者可养成每天泡澡的习惯,身体代谢水平会有改善。泡澡后体表和体内温度升高,能使肌肉松弛,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

泡澡注意事项:

①避免饭前泡澡以免出现低血糖,饭后1~2小时较宜。

②泡澡时或后要及时饮水,避免缺水导致血粘度升高。

③避免浴缸的水超过心脏位置,半身浴较合适。

④温度不可过高,温度过高可使血压骤升及由于过度出汗等可导致血粘度升高或皮肤受损。

⑤年高体弱、并发发糖尿病足或有皮肤破损者,或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及血压不稳定者等,均不宜泡澡。

以上资料摘自作者编写的《糖尿病治疗与中医调养》一书。此处有刪改,供有兴趣的朋友參考。


徐大基
徐大基 无职称
好大夫工作室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