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大基
徐大基 无职称
好大夫工作室 中医科

糖尿病患者应该重视低血糖的风险

4337人已读

低血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状态,血糖降低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时,称为低血糖症。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加拿大糖尿病学会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定出有关低血糖最新诊断标准: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低于或等于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急性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有特征性表现,如出现低血糖症状、检查发现血糖降低及经过补糖后症状迅速缓解。

低血糖高危险人群

Ÿ糖尿病病程超过15年或以上

Ÿ低血糖病史

Ÿ严重并发病,如肝、肾功能不全

Ÿ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

Ÿ胃肠功能差,饮食量少

Ÿ很难设定其HbA1C目标值

低血糖的原因

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在临床上为多见,患者不合理使用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密切相关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分类

特点

传统危险

药物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过量、给药时间不当或剂型错误

未正常进食,隔夜禁食等造成外源性葡萄糖摄入减少或延迟

大量饮酒等造成内源性葡萄糖生成下降

过大运动量促进葡萄糖利用增加

减重、运动量增加后,致胰岛素敏感性增高

Ÿ肾功能衰竭等原因致肾对胰岛素的清除能力降低

胰岛素治疗可显著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使用磺脲类药物

过度的降糖治疗

Ÿ过长时间的睡眠

对抗低血

防卫

机制减弱

的危险

缺乏内源性胰岛素

Ÿ严重低血糖发作及不能察觉低血糖发作的病史

近来在运动或睡眠后发生过低血糖

Ÿ降糖治疗过于激进,如HbA1C设定过低、设定的血糖控制目标较低或血糖下降过快

Ÿ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低血糖的临床分级与症状

低血糖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有心慌、出汗、饥饿感、反应迟钝、嗜睡、意识模糊、手震等。有的患者夜间出现心慌、汗出或做恶梦,第二天晨起头痛、感觉没睡好、乏力等症状,则有可能为夜间发生低血糖。

一般来说血糖症状的严重性与血糖浓度的降低值有一定关系,个别严重血糖降低却不出现心慌、倦怠、出汗等症状,直到血糖进一步降低至昏迷。这种情况属于无症状性低血糖,也称为无感知性低血糖,临床上最为危险。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实时的危害,包括昏迷甚至死亡的危险;而反复的低血糖则造成慢性危害,令各种慢性并发症增多,生活质量下降。

低血糖的危害

危害的蓄积——神经内分泌失调

低血糖使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增加

Ÿ低血糖时发生急性冠脉综合症多于高血糖

Ÿ低血糖是血糖控制无法达标的首要原因

Ÿ反复的低血糖将导致高血糖状态,从而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最终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导致医疗花费增加

低血糖的治疗

如果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吞咽,推荐在可能情况下进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口服15~20克葡萄糖,最理想是给予葡萄糖片,其次如含糖果汁、碳酸饮品、牛奶、糖果、其他点心或进餐,临床症状一般在15分钟左右多能获缓解。

15分钟后症状未缓解,或血糖结果仍显示低血糖,应当使用口服糖糖果。血糖结果一旦正常,则应适当加餐,以防低血糖再度发生。对于有未察觉低血糖或严重低血糖发作一次以上者,则应当放宽血糖控制指标,以降低未来再次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如果患者不能安全进食,必须静脉给糖或药纠正低血糖。

低血糖的预防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与及时检测血糖是预防低血糖症的关键因素。患者应充分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旦有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获得自我救助。另在对于易发生低血糖者注意避免发生次生危害,尤其是比较严重的低血糖患者千万不可开车、登高等,否则可能产生更大的危险。

防治低血糖的原则

早期干预:

如定期检查血糖或自我监测血糖,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饮食控制及运动要恰当,不可过度

Ÿ避免不适当的联合用药

警惕低血糖再发生:

已发生过低血糖,需查找病因,调整方案,尤其警惕无症状性低血糖

制定个体化的糖尿病治疗方案

外出时随身携带一些糖果,并随身携带糖尿病患者卡,万一发生低血糖昏迷时能及时得到他人帮助。

本文摘自作者編寫的《糖尿病治療與中醫調養》一書,該書已經於20141月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此處有修改。


徐大基
徐大基 无职称
好大夫工作室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