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日光角化病 >

日光角化病介绍,什么是日光角化病

主要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由于病变部位是否癌变难以预测,学界推荐预防性地将病变清除,若有恶变更应尽快手术。 药物治疗分为口服、外用及皮内注射;物理治疗具有耗时短、创口小、效果显著等优点;手术治疗即彻底切除,包括磨削术、剃刮术、切除术等。

药物治疗

内服法:阿维 A 酯对本病疗效显著,连续口服 1 月内开始见效,以后减量维持,部分患者停药后不复发,即使复发者亦仅单个损害。 外用法:外用软膏或溶液有咪喹莫特、巨大戟醇甲基烯酸酯、复方维 A 酸乳膏、维 A 酸凝胶等,效果好,且很少或无瘢痕形成。 皮内注射:皮损内注射干扰素 α-2,可以明显好转或消退。 化学剥脱术:氟尿嘧啶(5-FU,外用抗癌药)涂抹于皮肤病变或整个阳光损伤区域,使其起疱,从而剥脱角化病变的皮损,新皮肤长出替代受损的皮肤。可能出现暂时皮肤发红和肿胀,将需 4~6 周的时间才能起效。 免疫调节剂疗法:咪喹莫特乳膏、巨大戟二萜醇凝胶或双氯芬酸凝胶的作用与氟尿嘧啶的作用非常相似,可以选择性地清除皮肤异常细胞。可能引起皮肤发红、瘙痒、肿胀和结痂。

物理治疗

冷冻术:液氮冷冻可以治愈日光性角化病,将液氮倒在患处的皮肤上,造成局部皮肤产生坏死,产生水疱、脱皮。当皮肤愈合后,原有的皮损脱落,新的正常皮肤会生成。冷冻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可在皮肤科门诊完成。 电外科术:局麻后用刮匙刮除新生物,行电外科手术以控制出血并破坏全部剩余的异常细胞,具有耗时短的优点,但会导致粗厚的疤痕或瘢痕疙瘩,瘢痕疙瘩可能会逐渐变大及发痒,但无需治疗。 激光术:弱激光直接照射病灶,可产生消炎镇痛、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作用。用光敏化学制剂涂抹到病变部位,来自激光器的强光束,如二氧化碳激光(CO2 激光),来破坏皮肤的表层。当术区愈合时,新皮肤会长出以替代受损皮肤。 光动力疗法:简称 PDT,将一种特殊药物(光敏剂,如氨基酮戊酸)涂于皮肤表面,使用光照以激活药物,从而破坏光化性角化的皮损。可能产生灼热感、刺痛和皮肤色素沉着区域改变。

手术治疗

剃刮术:术前于患者病变部位局部注射麻药,然后用手术刀片剃刮、切除增生物,可以去除增生物并检查细胞,从而排查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皮损愈合通常需要 7~14 天,可能会瘢痕及皮肤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皮肤磨削术:在进行治疗前应用外用麻醉软膏、神经阻滞剂或其他止痛药,将手持设备“打磨”皮肤并改善其外观,通常用于因皮损面积较大而无法应用局部治疗。可使皮肤变红和变硬,可能引起疼痛。 手术切除术:即彻底切除病变部位,相对于医疗仪器的治疗,既有彻底清除病变的优点,也有费用高、患者接受度低的劣势。由于病变部位是否癌变难以预测,学界推荐预防性地将病变清除,若有恶变更应尽快手术。
查看百科详情
  • 精选文章
  • 精选小视频
推荐医生 1923位 推荐医院 73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