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我孩子有调节性内斜,怎么还存在集合不足?”
这是“简洁”家长的疑问。她孩子两眼高度远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裸眼内斜,戴镜不斜)。孩子近期做同视机检查时,融合范围是-10~+8。这其中,+8代表着集合范围,正常值是+25~+30,提示孩子存在集合不足(交叉融合不足)。家长自学过程中了解到孩子内斜的原因是集合“过头儿”导致的。这两个知识点揉到一起后,家长发现:一面是“集合过头儿”,另一面又有“集合不足”,这不自相矛盾吗?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疑问?这里帮大家简单分析一下:①集合不足指的是融合范围小(交叉融合范围小)。即可以保持双眼融合状态的两眼最大内转角度。②屈光调节性内斜,确实是集合过大惹的祸。具体说,是调节性集合和双眼融合机制(融合性分开机制)之间存在不匹配导致的。就是说,虽然都提到了“集合”,也都提到了“融合”,但①的语境中更侧重融合状态的保持,特指集合时融合状态的保持;②的语境中更侧重集合对融合状态的破坏,特指集合力和融合性分开力之间的拉锯。或者说,①强调融合性集合力小,②强调融合性分开力小。我知道即便这么解释,也仍然抽象。但也只能讲成这样了。家长不要陷入这种专业名词的深坑,按医嘱康复就好。
汤锡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23日 132 0 0 -
儿童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
于刚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23日 87 0 4 -
请问为什么外斜视手术会过矫这么多呢?
于刚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11日 64 0 1 -
孩子10岁,23年5月在医院做的开颅手术,术后斜视,如何纠正
蒋晶晶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27日 47 0 0 -
“时有旁中心注视”结论,不能苟同
这是一个家长在网上咨询我时遇到的问题。表面上你可能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争论了什么。但如果你和你孩子是当事人,当你上网随便一搜“旁中心注视”这个名词,也许你也会手足无措、脊背发凉。这个男孩四岁半,左眼间歇性外斜(以下简称间外)。就是说,孩子左眼会时不时的“飘”向外侧(耳朵一侧)。间外挺常见的。最近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里给我推送一些图片,都是名人特写——撒宁的、周祎的、王强的、王文的……问我他们是不是间外。网友的眼神果然“又尖又毒”——粗略看他们推给我的这些照片,还真是……标题里“旁中心注视”这个词,有点抽象,在我之前发的作品里系统的讲过。大家只记得这是一种很少见的情况、而且存在这个问题的弱视非常疑难就可以了。这些年我养成一个习惯——凡是间外孩子家长发来的资料里出现“旁中心注视”、“偏心注视”结论的,我都会打个问号。后来,这些“旁中心注视”多数都“沉冤得雪”了。今天也不例外,我不认同这位同道的“时有旁中心注视”的结论。解释一下:旁中心注视眼在注视性质逐渐好转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中心注视”,跟间外孩子做注视性质检查时出现的“不注视”,以及有些重度弱视眼做检查时出现的“不能固视”,不是一回事。专业内容生涩,这里不细讲了。之所以我会拿这几个字做文章,是因为我看到家长开始为旁中心注视纠正奔走了——到处查阅资料、穿梭求索于各个专家、筹备“纠偏”工具(光刷、后像、红色滤光片之类)……我还记得大四学循环内科时老师讲过的一段话,大致意思是“不要轻易给别人扣上‘冠心病’的帽子”——因为医者看似平常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在患者眼里会被反复解读和放大。有时,不是结论本身、而是结论产生的外溢效应就会把人压垮。
医生集团-辽宁线上诊疗科科普号2024年03月11日 54 0 0 -
儿童常见斜视分类(7)-垂直斜视
常枫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3日 123 0 1 -
儿童常见斜视分类(4)-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常枫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23日 55 0 0 -
内斜弱视,为啥要远距离增视?
先天性内斜不在今天讨论范围内。今天说的内斜主要指的是调节性内斜视。即便发现弱视初期时孩子戴镜仍然明显内斜(没确定是不是调节性内斜),也在今天讨论范围。调节性内斜在双眼远视孩子中很常见(也偶尔有单眼远视/屈光参差的孩子出现)。我用大白话讲一下这种内斜的逻辑:远视度高、调节刺激量大→带来眼球内转力量大(调节性集合;调节和集合有联动关系;有些人的调节刺激量不大,也会如此)、超出正位控制力→内斜出现。什么情况的调节刺激量会大?最主要是两类:①近距离精细目标或者低对比度目标;②远视度代偿。内斜孩子家长多数都知道,远视+内斜的时候,配镜基本原则是足矫远视。按照上面①②的说法,是不是佩戴了足矫远视的眼镜后,问题就解决了?是不是无论怎么用眼,都没有远视度代偿产生调节刺激的问题了?并不是。这里有一个眼视光常识——人眼在看近时需要调用调节。例如,正常眼看30cm距离目标时,需要300度的调节;看10cm距离目标时,就需要1000度的调节。调节性内斜孩子佩戴的远视足矫眼镜叫作“远用镜”,只解决了看远时候的远视度代偿;戴这副远用眼镜看近的时候,仍然需要调用调节。调用调节,就有产生调节性内斜的力量根源。有这种内斜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有弱视。很多调节性内斜孩子戴镜后正位了,做了一段时间穿珠子、穿孔训练后,家长猛然间的发现孩子戴镜又斜了!除了这种内斜本身有波动的问题,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一般就是近距离精细训练。因为孩子在做近距离精细训练的时候一般是低头状态,又遮盖了健眼,家长多数情况都注意不到孩子做视觉训练时的眼位变化。经常是严重到脱下眼罩的时候才发现戴眼镜时斗鸡眼了!这篇,给家长们两个提醒:1、有调节性内斜,远距离增视训练是更好的选择。2、要每一两天关注一下孩子戴镜眼位。如果平时看不出斗鸡眼,记得时不时让孩子站在你对面、距离30~40厘米、盯着你鼻尖上的毛孔或者鼻梁上的痣,观察一下孩子这时有没有斗鸡眼。
汤锡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14日 80 0 0 -
间歇性外斜视是否需要手术 三同立决定 --于刚教授系列科普(一)
于刚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12日 71 0 0 -
3岁宝宝高度远视伴斜视弱视,家长要怎么办?
王平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29日 281 0 3
小儿斜视相关科普号
刘泽旭医生的科普号
刘泽旭 主管康复师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儿童康复科
1.8万粉丝255.1万阅读
李月平医生的科普号
李月平 主任医师
天津市眼科医院
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
1万粉丝8.5万阅读
谭英医生的科普号
谭英 无职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997粉丝9.7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朱文卿 主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小儿眼科与斜弱视学科
斜视 260票
弱视 3票
复视 2票
擅长:擅长斜视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近视远视散光是否配戴眼镜的判断、弱视的个性化治疗,结膜炎的治疗,倒睫的治疗等,善于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检查,也很理解成人斜视患者的心情进行全方位治疗 -
推荐热度4.8史学锋 主任医师天津市眼科医院 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
斜视 156票
弱视 2票
眼球震颤 1票
擅长:斜视、弱视、眼球震颤及小儿眼科疾病的诊治 -
推荐热度4.5刘虎 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 眼科
斜视 99票
眼外伤 6票
眼部疾病 6票
擅长:斜视、弱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及儿童眼病,尤其擅长各类斜视的非手术和手术矫正、儿童近视、远视和散光的治疗、弱视视功能康复以及甲状腺相关眼病等眼眶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