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小儿室间隔缺损 >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绍,什么是小儿室间隔缺损

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小儿室间隔缺损可能在 1-5 岁内自然闭合,因此手术治疗多在 5-7 岁时进行,若病情较重应及早开始手术治疗,且仅有缺损较大的患儿需要手术。对于缺损较大且症状明显的患儿,以及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均需在手术前后或直接采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缺损较大的患儿在婴儿期就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内科治疗的目标是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即小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等。常用药物如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多为药名带有“沙坦”和“普利”类药物。 强心苷类药物:主要用于增强心脏肌力,如地高辛。 利尿剂:帮助去除体内多余液体,减轻心脏负担,如呋塞米。 降低肺动脉压力药物:如波生坦、西地那非。 如果存在小儿室间隔缺损,在进行其他手术或有创操作时,医生会使用抗生素来避免感染。

手术治疗

对于不能自愈的较大缺损,多在 5-7 岁时行手术治疗。新生儿一般不进行手术治疗,因为 20%~25% 新生儿会自愈且手术风险较大。 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在缺损处放置补片,防止分流。 如果患儿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医生会建议尽快手术: 药物作用不明显,尤其是足量用药后,患儿仍然发育迟缓。 发现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随着技术发展,也可进行微创介入封堵。微创介入封堵是在大腿血管上进行穿刺,沿着血管将导丝导管送至心脏,再使用封堵器封堵。 微创介入封堵的优点在于创伤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已经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证实。
查看百科详情
  • 精选文章
  • 精选小视频
推荐医生 1618位 推荐医院 43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