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晓光 三甲
李晓光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科

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导览

3673人已读

近年来网络上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相关内容增加较多,但内容及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读者难以分辨真伪。

临床医生的专业介绍,为患者少走弯路提供了保障。

本文及系列介绍内容大多采用肌萎缩侧索硬化这一术语,描述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有时也混用。

肌萎缩侧索硬化等同于运动神经元病及渐冻症,理解和明确这几个名词非常重要。

---------------------------------

建议所有读者从《肌萎缩侧索硬化全程应对方案》开始读起,全面了解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和治疗。

给新诊断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及家属的忠告》及《给晚期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忠告》两篇文章介绍了新患者及老患者的应对策略。

对自己的状况感到困惑,看看《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什么样的病》,熟悉《肌萎缩侧索硬化有哪些表现》才好对比和自己或家人的症状是否符合。是否需要进一步确诊,看看《肌萎缩侧索硬化如何诊断?做哪些检查?》。

更重要的是了解肌萎缩侧索硬化怎么治疗,看看《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药物》,《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呼吸支持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营养支持治疗》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伴随症状治疗》。

这10篇必读文章适合所有病友和家属及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其他读者阅读。

-12f3a18b92c9e1cd.jpg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进行性进展,患者像冰块逐渐冻住,要靠社会,家人及医学的进步融化

---------------------------------

相约星期二有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主题有100多个,涵盖①疾病概述,②临床表现,③检查与诊断,④药物治疗,⑤呼吸功能与呼吸支持,⑥营养状态与营养支持,⑦对症治疗及家庭照料,⑧疾病管理策略,⑨病因与病理机制、科学研究与未来方向,⑩社会与政策、预防与公共卫生、伦理与哲学、文化与名人影响等十个方面。

进一步了解肌萎缩侧索硬化概况及相关疾病知识,对规划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患者从确定诊断,治疗选择及随诊评估,直至晚期及临终离世,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不同,了解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病因研究和科学发展的未来以及和疾病相关的社会政策伦理也对患者及家属有一定启发。

文章较多,无需通读,根据主题选择直接阅读或相约星期二健康号目录寻找相应内容阅读。文章内容及文章链接将不断完善。

一,疾病概况

肌肉无力、肌束震颤

肢体起病型与延髓起病型的区别

如何影响吞咽和语言功能?

呼吸肌无力的表现与风险

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

非运动症状

认知功能障碍

心理变化

颈部无力

病因及病理机制困境与希望研究发展的十个里程碑

病理特征:运动神经元退化与蛋白质异常聚集

运动神经元退化的生物学过程

病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

相关基因(如SOD1、C9orf72、TARDBP)

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遗传

谷氨酸毒性假说

与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关联

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性

与额颞叶痴呆的关联

与脊髓性肌萎缩的联系

与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关联

与神经炎症的关系

与氧化应激的关联

与蛋白质聚集的研究

与线粒体功能障碍

诊断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新药研发进展

基因治疗前景与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在中的应用

干细胞治疗的前景与挑战

临床试验中的小分子疗法

个性化医疗趋势

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

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运动

智能家居与语音控制设备

远程医疗管理作用

3D打印定制辅助器具

人工智能,诊断及护理助手

神经假体研究进展

可穿戴设备监测病情

是否可能儿童或青少年?

性别差异

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低温疗法是否有效?

声音保存技术

光遗传学研究及应用

未来10年能否被治愈?

神经再生技术的可能性

与表观遗传学

辅助沟通设备(眼动仪、脑机接口)

十,社会与政策,预防与公共卫生,伦理与哲学,文化与名人影响

和职业暴露与环境风险因素(重金属、农药、运动损伤等等)

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联(运动、饮食、吸烟饮酒)

与运动风险的关系

发病率和患病率及人群分布(年龄、性别差异、地域分布特点)性别与年龄的流行病学差异

罕见病政策的影响

公众认知误区

媒体报道和影视作品与伦理问题

霍金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抗争,公众形象

与《相约星期二》

主题创作与艺术展览

冰桶挑战对研究的推动

社交活动

肌萎缩侧索硬化日

公共卫生宣传教育的策略

早期筛查的可能性

预防性基因编辑的伦理争议

疫苗接种与神经保护研究

自主权与医疗代理人的角色

遗传咨询与家庭决策

生命意义与疾病共存的哲学思考

社会对残疾的包容性反思,宗教与文化对临终观念的影响

未来科技对伦理挑战

权益与医疗决策(预立医疗指示),遗嘱与法律规划

全球流行病学数据差异

临终阶段的伦理问题

终末期护理与临终关怀,临终关怀与尊严死讨论,安乐死与辅助自杀的合法性讨论,生命维持治疗的伦理抉择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链接----

A肌萎缩侧索硬化必读及深度了解

B肌萎缩侧索硬化百问百答目录

C肌萎缩侧索硬化咨询实录目录

V肌萎缩侧索硬化科普视频讲座

相约星期二健康号总目录

李晓光
李晓光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神经科